第一千零五九章 皓日当空,又有哪个星星敢绽放光芒?
一周后。
江淮省庐州市万燕公司。
姜万锰和孙燕生看着在电视机中夸夸其谈的方辰,不由陷入久久的沉默中。
现在电视机播放的是岭南电视台记者采访方辰的画面。
其实方辰这次上电视,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不然也轮不到岭南电视台来采访方辰,怎么说也应该是央视才对。
一周前,影碟机刚刚上市销售的时候,央视的《新闻联播》就专门报道过影碟机,以及影碟机对华夏的意义,称影碟机是华夏对世界的科技贡献,是华夏有史以来,发明的第一款家用电器。
可以说将影碟机给捧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而姜万锰也因为影碟机,第一次被央视点名表扬。
除此之外,《新闻联播》还专门介绍了影碟机销售的盛况。
岭南台这次的采访内容其实简单无比,只是方辰代表擎天公司聘任香江明星,张学友为小霸王影碟机代言人,发放聘书的事情而已。
至于他们为什么沉默,是因为在访谈中,方辰谈到了这次小霸王影碟机在一周的大促销活动中,销售出了二十三万台影碟机,其中二十万台已经交付,剩余三万台为预定,擎天将在半个月之内,将这些预定订单全部交付给所有客户。
然后销售出去的光盘更是多达两千万张。
这样的数量恐怕就是建立光盘标准的飞利浦、索尼,以及美国光盘公司都没有想到的。
甚至说个不好听的,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十年的时间,平均下来,每年全世界销售出去的光盘也就这么个数字了。
说真的,如果他们不是清楚,方辰在这种事情没有任何造假的可能和理由,并且他们也实地去附近的擎天零售店考察过,看到过擎天零售店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情形,他们真觉得方辰是在造假。
开什么玩笑,一个消费者从未见到过,甚至未曾出现在世界上,价值不菲的新产品,竟然能在七天的时间卖出去二十多万台,简直比外星人降临地球,都让他们惊讶。
而且要知道,他们之前对国内影碟机市场的预计,今年一整年能达到两万台就不错了。
结果可好,擎天七天就卖出了十倍多他们全年预计值的数量。
姜万锰和孙燕生着实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万锰,其实擎天影碟机销量好,对于我们而言,也是好事。等半年后我们再进入的话,国内的影碟机市场就已经可以说是一个相较而言比较成熟的市场了,这总比我们自己开辟在国内开辟一个陌生市场容易吧。”
“而且擎天也帮我们证明了,影碟机在国内是大有可为的,甚至未来成为跟电视机,冰箱一样,家庭必备电器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该更信心十足,觉得万燕影碟机的未来一片光明才对。”
“再说,以现在消费者对影碟机的狂热追捧来看,擎天一家是不可能将影碟机的市场全部占领的,而且从跟方总的交谈,以及其摆出来的姿态来看,方总也无意霸占整个影碟机市场。”孙燕生拍了拍姜万锰的肩膀,宽慰其道。
姜万锰默默的点了点头,承认孙燕生说的有道理。
只是他心里有些失落而已,虽然已经跟方辰达成了彻底的和解,他也知道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之前的一切误会,都是他自己对方辰敌意太浓所造成的,而且他也愿意用擎天的影碟机标准,来为华夏科学界证明自己,争夺华夏人应该获得的话语权。
但并不代表,他心里就没憋着一口气,想要超越擎天影碟机,证明他,证明他姜万锰的确无愧影碟机发明者之名。
可现在来看,没希望了,万燕只能跟随在擎天的屁股后面,老老实实当个小弟。
不过想着想着,姜万锰突然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轻松了许多,嘴角更是扯出一丝自嘲的笑意。
果然他还是干不了什么大事。
他刚才想的是,有擎天帮着培养影碟机市场,他似乎就不用去争取那两个多亿的国家技改项目资金了,他这一段时间,跑步进京跑的实在是太累了,脚底板都磨薄了不少。
而且最重要的是,也不用想着跟什么电视台、电影厂、音像公司合作,发行光盘了。
毕竟擎天已经销售出去了两千多万张光盘,市场上不但不缺光盘,反而是光盘太多的才对,他自己都想象不出来,那些动辄买了好几百张,甚至上千张光盘的人,准备怎么消化这些光盘,难道都扔到家里吃灰吗?
而这些光盘都可以在万燕影碟机上播放出来,毕竟万燕用的也是擎天的标准。
至于那些用国际标准来生产影碟机的企业,恐怕就要遭殃了,他们并不能播放擎天的光盘。
到时候,恐怕就有戏看了,谁是自己人,谁是敌人更是一目了然。
此时姜万锰突然有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感觉。
“其实有个带头大哥,挺好的。”
姜万锰一扭脸,看着孙燕生担心的模样,笑着说道。
没等孙燕生说话,姜万锰又继续感叹道:“从擎天这一周大促销的销量来看,我现在着实有些佩服方总的高瞻远瞩,要是这销量能持续下去,这三百万台零部件,要不了四个月就能消化的一干二净。”
闻言孙燕生的神色顿时变得有些怪异,摇了摇头:“万锰,销量不能这么算吧,你我都知道,这二十三万台的销量,是擎天动用自己所有能量的一个结果,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具在才行,而往后别说一周了,就是一个月,影碟机恐怕都不会有这么高的销量。”
姜万锰浑不在意的笑了笑。
紧接着,他眼睛迸发出一股莫名的光芒,语气坚定的说道:“但不管怎么说,方总这三百万零部件订单都没有下错,绝对可以赶在零部件大幅度降价之前,将这三百万台影碟机的零部件,全部消化干净。”
现在看到这二十三万台的销量,他才意识到方辰一口气下三百万台影碟机零部件,这一招究竟有多么的绝妙。
首先是将成本极大的压低了,而且还保证了自己可以拥有充足产能。
这两点都极为的重要,尤其是后者。
打个比方,如果现在擎天一共才备了二三十万台产能的影碟机零部件,那面对现在这样一个星期就卖出去二十万台的恐怖销量,又该怎么办?
要知道,影碟机的零部件都是新产品,而新产品则意味着,除了成本高之外,还有工期长,报废率高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就有可能造成,擎天无法很好的占据影碟机市场,白白给他们这些后来者做嫁衣。
毕竟如果消费者有购买影碟机的需求,而擎天不能满足的话,等万燕影碟机上市之后,这些消费者自然而然就会购买万燕的影碟机,甚至还会因为长时间买不到擎天影碟机,对擎天产生一定的怨念。
而现在,方辰拥有三百万台影碟机零部件之后……
呵呵!
等万燕影碟机上市之后,恐怕全华夏人依旧是只知擎天,不知万燕。
见姜万锰的确是在真心称赞方辰,孙燕生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说实在话,能看到姜万锰这样,他挺替姜万锰高兴的,毕竟方辰又没做什么对不起姜万锰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方辰之前的所作所为,几乎可以称之为君子典范。
另外,他倒不是怕姜万锰对方辰造成什么伤害,而是怕姜万锰这么做,最终会伤害到他自己。
久视深渊者,必然会被深渊所吞没!
而且他之前,夹在姜万锰和方辰两人中间,其实挺难受的。
“方总真不愧是华夏,百年难得一见的商业奇才,胡雪岩,沈万三也莫不过若如此。”孙燕生啧啧的感叹道。
姜万锰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但旋即,他念头一动,有些索然无趣的说道:“方辰这样的人对于国家,对于民族,对于社会都是有极大的益处,但对于跟他同时代的人来说,却未免有些太过于残酷了。”
说到这里,姜万锰话音一顿,神色极为认真的说道:“皓日当空,又有哪个星星敢绽放光芒?”
他此时已经全部想明白了,不争了,他以后不会再跟方辰争什么了。
只不过让他有些无奈的是,他明明还大方辰二十岁,怎么就落得跟方辰一个时代了?
是他太弱了?
还是方辰太妖孽了?
而就在此时,看着电视机中的方辰,任政非也不由感叹道:“方总,真是一个妖孽,我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是他不做,而且做不成的?”
虽然已经被方辰打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此时,他还是不由生出了一丝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华为早在四年前,就开始做交换机了。
而擎天算起来,则比华为还晚了两年,结果却是擎天将华夏第一台万门程控机给量产的,并且拳打富士康,脚踢朗讯,东倭电气。
将这些国际巨头打的丢盔卸甲,溃不成军,不知道有多少在华夏的负责人都被主动,或被动的调离华夏。
甚至以现在情况来看,要不了多久,方辰就能收复失地,将这些国际通信巨头彻底的赶出华夏去。
现在,擎天就是华夏通信设备的绝对龙头老大,不管是燕京无线电总厂,还是申城贝尔,甚至就连刚刚成立,联合了七家国有老牌通信厂的巨龙集团都只能仰其鼻息,苟且偷生的活着。
再一想想,华为现在才刚刚做出来千门机,连同城的中兴都比不过,任政非的眼神不由变得暗淡了一些。
中兴早在三年前就做出了千门机了。
尤其是,现在看到影碟机之后,他已经可以断定,又一五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庞大市场被方辰开发出来了。
而且他相信,擎天在影碟机市场,也会保持一如既往的强势,如游戏机、学习机、复读机、甚至交换机市场一样,成为绝对的霸主,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并且他还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随着影碟机的成功,那擎天在今年年底,《财富杂志》评定世界五百强的时候,绝对要榜上有名了。
到时候,真不知道擎天会掀起多大的风波。
毕竟如此一来,擎天不但是国内,乃至世界最快登上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更可以超过中粮,被称之国内第三大企业了。
这就有些了不得了!
要知道,这个排名是带着那些共和国长子,巨无霸央企的,能在这么多中字头,跟共和国同生共长,甚至某些部委改制过来的央企同台竞技,并且排到第三名,这难道不了不得吗?
又看了一眼电视,任政非就让秘书把电视机给关掉了,埋头看起了下面的工作汇报。
对于他而言,羡慕嫉妒恨都是一种无用的情绪,他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向前进。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慢慢实现自己的目标——让华为活下去!
甚至在某一天,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方辰的面前,告诉方辰,他当的起方辰那句,“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今天下通信英雄,惟任总与我!”
他一直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着,从未怠懈。
除了华为以外,擎天影碟机大获成功的消息,也传到了史钰柱、柳传至、牟其仲、李小华等等这些,一直关注着方辰的人。
只是,他们究竟会为了擎天的再一次成功喝彩,还是破口大骂,恨老天无眼,怎么能让方辰连续成功,那方辰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他也不想知道,更没空知道。
他此时已经往燕京赶去,计划陪苏妍两天之后,就要再次马不停蹄的赶往俄罗斯。
本来他是打算再晚两个月的,但是奈何俄罗斯那边发生的大事实在是太多了,不仅卡丹尼科夫催促过他好几次,连丘拜斯都代表叶利钦,隐晦的表示希望他能尽快来俄罗斯。
所以,他不得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