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二人森林 > 21.松针炭烤鱼

21.松针炭烤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营地准备好不久,日影西斜了, 何田在帐篷外燃起篝火。
不知是不是靠近湖边的关系, 还是因为这片森林下面有岩浆默默流动, 所以不会很冷, 气温也没骤降。

何田把小船抱上岸后,把她那根撑船的竹竿留在河边, 在竹竿上栓了根鱼线,鱼钩上挂了一小片腊肉。

升起篝火后,她和易弦一人带了一个水桶,一起回到岸边。

还没走近, 就能听到有东西在水下跳动的声音。

易弦拉起鱼线, 鱼钩上挂着一条身体细长、像蛇一样扭动的鱼,有七八十厘米那么长,鱼腹两侧的鱼鳍在它挣扎时张开, 像蜻蜓或是什么昆虫的透明薄翼。

何田没把鱼从鱼钩上抓下来,而是直接一刀割掉了鱼头。这鱼的鱼头也小小的,嘴巴还在不断张翕着, 何田把带着鱼头的鱼钩又抛回水中。

剥洗完内脏后,鱼身上的浅粉色背鳍在还在不断轻轻张开, 像一把小折扇在不断开合。

易弦在水桶上栓根绳子, 把桶抛进湖中,提上水。

何田挖了些湖边的淤泥, 和鱼身一起放在另一个桶里。

两人回到营地, 何田把那条鱼砍成几段, 涂上一点盐,让易弦到树下捡了些干松针丢进桶里和淤泥调匀。

何田把切成段的鱼肉糊上一层泥,再丢在落满松针的地上骨碌几圈,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泥巴球。她把泥巴球滚进篝火里烤,火里已经放了几棵她们带来的小土豆,这时已经快烤熟了。

接下来,何田把从湖里取来的水用棉纱过滤,在火上架上水壶,烧上,又在水快开的时候在壶里投入几枚干玫瑰花蕾和干苹果片。

水煮好后,先一人一壶倒进水瓶里,用保温袋装好,塞在鹿毛睡袋里的羽绒被里,这样今晚就有温暖的被窝了,然后再一人倒上一杯,一边等食物烤好一边慢慢喝。

“明天我们得划船继续向上走。希望别遇到熊。”何田喝着茶,用树枝拨一拨篝火里的泥巴球,让它们烤得更均匀点。

虽然是冬天,但熊还是会醒来的。或是饿醒了,或者被什么动静弄醒了。

何田望着篝火发呆,易弦提醒她,“鱼是不是烤好了?”

鱼确实是烤好了。土豆也是。

何田用树枝把土豆和泥巴团都从篝火灰中拨出来,随手捡了一块石头把泥巴敲碎,鱼肉的鲜香顿时窜入鼻孔,在林中弥漫开来。

混着松针的泥巴已经烧硬了,成了一层硬壳,裂开的时候,把鱼身上那层细细的鳞片连着鱼皮给沾掉了,露出白嫩喷香的鱼肉。

盐的咸味和松针特有的香味也渗入了鱼肉中,可能湖中的淤泥里富有某些矿物质,也可能是这种鱼本身的肉质更细腻,易弦觉得今天的鱼肉有种特别的鲜甜。

美中不足的是土豆烤的外皮黑焦,带点糊味,但这点瑕疵完全可以忽略。

两人美美地吃晚餐时,大米也吃得挺开心。这片树林里到处都是小嫩枝,它不停大嚼,就没停过。

钻在睡袋里睡觉的时候,似乎还能听见它咀嚼的声音。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篝火快要熄灭时,何田和易弦醒了。

他们又烧了一壶热水,灌满两个水瓶,再煮上一点粥。

今天早上的粥是用土豆干和肉干一起煮的,加一点昨晚泡上的小米。

吃饱之后,他们再次出发。

收好帐篷后,何田把篝火的尚有余温的灰烬全装在一个铁桶里提着。

到了湖边,何田拔起插在岸边的竹竿,又有一条鱼上钩。

她把这条鱼洗剥干净,整条埋进装灰烬的铁桶里。这就是今天的午餐了。

这时太阳出来了,湖上的雾气也散开了一些。两人划着船,大米在水中游动,继续向北前进。

大约两小时之后,风景又改变了。

湖面渐渐变得越来越窄,大大小小的小洲点缀其中,有的像一个小岛屿,上面生有岩石和高大的松木,松鼠在枝头跳来跳去,有的则像个小草垛,草间藏着有细长的喙的水鸟。

何田对这段水路了若指掌,一路控制着方向。

中午,他们在一个小洲边上停下来休息,大米已经不间断地游了两个多小时了。何田把它拉上岸,让它啃食干草和灌木的树皮,她和易弦就坐在舟里吃午餐。

易弦看着湖面的景色,不禁感叹,“真想知道这里到了春天夏天是什么样子。”

“一定比现在美。”何田伸手在水中,洗洗手,湖水是温热的。

她把水桶倾斜在水中,冲走桶里的灰烬,把那条鱼破开,撕掉上面的皮,和易弦一人一半。

休息之后,继续前进。

快到黄昏时,他们终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那座火山的山脚下。

山脚下,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白雪只是浅浅覆盖一层,很多地方露出黄褐色的干草,有一些湖泊边缘甚至隐隐露出绿意。

这里更暖和了,但也更危险。

从山顶飘来的风时不时会带着一丝淡淡的硫磺味,从这里仰望,山峰似乎触手可及,隐没在白雾中的部分,就是藏着天然硫磺的地方。

这山被不同的颜色分成了几段,最上面,是白色,然后,在缭绕白雾中的是灰黑色,然后从上到下渐渐由深棕色过渡到黄褐色,再到黄绿色。

除了大大小小的湖泊,还有很多天然的泉池。

有时白色的泉水会突然喷出来,像喷泉一样,带着硫磺的气味和能烫死人的高温。

这天晚上,何田他们在山脚下最大那座湖边过夜。

湖边的小动物更多了,除了麻雀,白眼山雀之类的小鸟,还有不少野兔。而且,这些动物似乎都不怕人。有些麻雀还飞来,想要啄食锅里泡着的小米。

何田在就离营地十米不到的灌木丛里设了个陷阱,很快就抓到一只野兔。

于是这只兔子就成了晚餐主菜。

第二天一早,何田和易弦背着藤篮,戴上头天晚上浸过肥皂水的防毒面具,向火山进发。

爬到半山腰时,浓烟越来越刺鼻,即使戴着面具也能闻到硫磺的臭味,也越来越热了,山上根本没有所谓的路,全是大大小小的碎石块,再往上有的石缝中隐约可见火红的岩浆在缓缓流动,向上行走时,得用木棍先戳一戳再次下脚的地方。

艰难地又向上走了半小时,终于看到了天然硫磺。

黄色的矿物块就散布在喷着火和浓烟的山洞边,再往里看,山洞深处的岩浆正在汩汩冒着泡,红得发亮。

也幸亏有这些红得发亮的岩浆,他们才能在这个到处是浓烟的地方看到些东西,不至于迷失方向。

何田从背篓里取出一根铁棍,插在硫磺矿石边缘,举起木锤用力敲打铁棍,再抓住铁棍来回撬动。

易弦接过手,对何田做个手势,让她把断裂的矿石捡进篓子里。

有了她的大力气,很快大大小小的硫磺矿石噼里啪啦摔落下来,被何田一一捡进篓子里。

从家中一路走到这里花了几天的时间,取硫磺用的时间倒不多,只十几分钟,两人的背篓就装得满满的了。

何田向易弦做个手势,两人拉着手,互相小心搀扶着,蹒跚向山下走。

一篓硫磺矿石大约有五六十斤重,下山的路更难走,几乎每走一步,就有碎石哗啦啦地从她们脚下滚下山谷。

何田全身都是汗,肩膀和脖子的肌肉被沉重的背篓压得越来越疼,颈后衣领的边缘和脖子摩擦的地方越来越痒,脸上的泪水流进了眼睛里,眼睛又刺又痒,可还得用力睁着。

因为这里绝不能停留。

又走了十几分钟,她的膝盖和大腿都开始发颤了。

何田的呼吸越来越沉重,她不得不减慢脚步,有时得扶着岩石行走。在这种陡峭的地方行走,又是下山路,千万不能摔倒,摔倒不要紧,要是费尽力气拿到的硫磺矿石滚落下去,想要再找到它们可就难了。

何田再次扶着岩石喘气时,易弦从她身后把她的背篓抬了起来。

两人戴着面具没法说话,何田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比划着,但是易弦根本不跟她交流,把她身上的背篓拽下来,自己的也放在地上,用何田撬硫磺那条铁棍当成扁担,把两个篓子各自栓在铁棍一端,抬起来,放在自己肩上。

这时,她给何田做个手势,让她领路。

何田没法再跟她纠缠,只好在前面探路,尽量找一条安全的路,把滑脚的碎石给清理掉,让易弦能走得轻松些。

她本想等易弦累了,就再背上自己的背篓,没想到一直到山脚,易弦连停下休息都没有。

快到山脚时,两人都有去了趟地狱又回到人间的感觉。浓重的毒烟毒雾散去了,即使隔着厚重不透气的面具,都能感到温度凉了不少。

摘掉面具,两人大口呼吸着相比刚才新鲜得多的空气,再拿出手帕擦擦头上脸上的汗。

“你……力气真大啊!”何田还在喘气,她有点后悔和后怕。刚才真不应该贪心,拿了比从前更多的矿石。从前,她和奶奶来时,两人都只是背最多四分之三背篓的矿石。

今天,何田下山下到一半时,几乎想要扔掉几块矿石减轻负重,来一次是很不容易,要是下次要一个人来的话,肯定更加艰难,但是,森林里的猎人真是不该起贪心的念头。

易弦也满头满脸汗,但是呼吸挺平稳,她还能用手帕掩住口鼻,“我们快走吧。你再坚持一会儿。”

何田这次坚决不让易弦一个人背两个篓子了,她重新背上沉重的矿石,咬着牙,一步一步走下山。

再找到大米,把篓子放在它拖的爬犁上,何田彻底没力气了,她直接坐在了雪地上,扯开领口,沉重地呼吸。

易弦挨着她坐下,把自己怀里的水瓶取出来,打开,递给何田。

何田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她握着水瓶的手都在发颤。

易弦犹豫一下,轻轻抚一抚何田的后背,“好点了么?”

何田点点头,把水瓶递给她。

天然的硫磺矿石是深浅不一的黄色,最深的地方呈桔红色。倒没什么可怕的气味。至少和气体比起来,温和得多。

何田把矿石敲成小块,分成几份装在木盒子里。

这些盒子是特制的。每个三四十厘米长宽,盒子里面垫着干草和碎棉絮,再用草绳绑紧盒盖。

这些做完,她和易弦脱掉取硫磺时罩在衣服外的皮罩衣,用湿布互相从头到脚打一打,拍掉身上沾到的火山灰和各种矿物粉尘。

“今晚我们吃点好吃的,再在温泉里泡个澡。”何田拍拍自己的猎槍,“我看到附近有獐子的脚印。嘿嘿。”

打到獐子前,她们先吃了点熏肉和燕麦、小米煮的粥果腹。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