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东家不怕人笑话啊
扩充兵力这件事,对于罗信而言自然是迫在眉睫,所以罗信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件事。为此他也不顾惊世骇俗,施展轻松在人家的屋顶上迅速飞蹿而过,之后径自轻飘飘地落入梦红楼的内院之中
。
眼下天还未黑,梦红楼内院的姑娘们都还只是在梳妆打扮,为了今天晚上的演出装饰自己。
罗信下落的地方恰好是舞云袖的闺阁,但他却是发现舞云袖竟然不在。
恰好有一个侍女提着一桶水经过,她突然看到院子里站着一个男人,不由得吓得惊呼出声:“什么人?”
罗信正要说话,那侍女就连忙尖叫:“快来人那!有贼人闯入咱们后院啦!”
此话一出,左右两边的当即传来声声娇叱,不多时,就有六名先后翻墙而入,她们二话不说,挥起手中的长剑就对着罗信刺了过来。所谓择日不如撞日,罗信也恰好要考验一下这些“女保安”武艺,索性也说明自己身份,随手旁边捡起一块板砖。板砖一入手,当即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罗信动作看似随意地将六女的长剑都抵挡了下来
。
这六女平时也应该勤于练功,配合得十分默契,角度也是十分刁钻,总是会从一些意想不到的角度将长剑刺过来。
但罗信却给人一种仿佛腋窝子也长眼睛的感觉,无论多么刁钻的角度,他都能轻松挡下。
罗信正玩得起劲呢,不多时,外边就传来了一声叱喝:“住手!”
六女同时停下手,转头看向站在拱门外的余三娘。
余三娘在看到罗信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眼花,等确切看清罗信面容了这才发现是朝思暮想的男人回来了。
她也不顾四周那么多人,竟直直奔跑起来,那软软香香的身子就撞入罗信的怀里。
罗信揽着余香的身子,笑着说:“边上这么多人看着呢,你这女东家就不怕别人笑话啊?”
“她们若是要笑,就让她们笑话去。奴家盼你盼了两个多月,日日夜夜都想着念着,今日终于见到你了,还怕这点笑话么?”
说着,余香主动伸手抱住罗信的腰肢,而且抱得很紧、很紧。
边上这些大部分都是姐儿,她们可都是花丛老手,罗信在她们的注视下,那是各种不适应。当即抱起余香,迅速翻过假山、院墙,朝着她所在的阁楼飞跃而去。
尽管罗信来梦红楼是为了找萧瑀,但两个月未见,余香这二老婆的内心还是要照顾到的。
余香闺阁二楼阳台的逍遥椅上,罗信斜躺在椅子上,余香那柔柔香香的身子就全部依偎在罗信怀里,两人就如同“相濡以沫”的鱼一般,没羞没臊地亲着。
好一会儿,余香才伸出纤细的玉手指在罗信的胸膛上轻轻地画着圈圈。
偶尔抬眼眼眸,用一种嗷嗷待哺小动物般的眼眸子看着罗信,那水灵灵的小眼神,仿佛一瞬间就能将人给看化咯。
罗信被她撩得实在没有办法,二话不说直接将她抱了起来,转身就朝着香闺走去。
“好夫君,门还没关呢?”
房间内传出余香那柔柔软软,让人听了就全身酥麻的声音。
“门,不存在的。”
话音方落,就有风自西而来,恰似娇羞侍女的手儿,将卷起来的珠帘放了下来。珠帘下放时,还发出“滴滴哒哒”的声响。
“滴哒”声响中,似是还夹带着一丝丝轻叹,宛如风中的珠帘一般悠扬、婉转。
这声儿先是柔的、缓的、慢的、轻飘的,如那珠帘中的薄纱,随着风摆荡。
那风有似情人的手,轻拂着、摩挲着,仿佛褪下佳人的裙带,悉悉率率、嘤嘤慕慕。这时候,阳台上落了一只顽皮的鸟儿,它先是落在那扇半开的窗边,朝着闺阁里头探了一下,旋即忙扑腾着翅膀落在逍遥椅上。许是见着了什么羞人的画面,小鸟儿在逍遥椅的椅背上雀跃着,它爪子下的
逍遥椅也随着它的跳跃而微微摆荡,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
一开始逍遥椅的声响还能遮盖一下屋内的动静,但很快,屋内犹如潮起潮涨,声浪叠叠。
小鸟儿干脆就飞到了窗台边,背对着闺阁,朝着外边歌唱。
它的声儿清脆、嘹亮,时高时低、此起彼伏,似是在唱着一首歌,或是欢愉、或是欣喜,让人听着就算是阴郁的心情也会逐渐变得美丽。
鸟儿唱着、唱着就停了。
它是唱累了,也不曾想到这闺阁中的人竟然如此欢脱。
鸟儿终是飞离了,奈何闺阁之内涛声依旧。
羞涩的风,终于还是将半开的窗门关上,只听“碰”的叩击声,窗门是关上了,但阳台门却是依旧敞开着。只是潮水缓缓退却,淅淅沥沥,终是归于宁静。
午后的阳光自外边倾泻而下,将闺阁的一丈地板照得金黄。
长安的冬天虽然还未开始下雪,但外边终究还是冷的,唯独这室内迷雾遮盖,时不时传出一两声幽叹,就如同从深冬阴冷的山洞中步入阳光之中,似是一种解脱,更满载着一份幸福……
罗信大摇大摆、臭不要脸地从余香闺阁里出来的时候,特意吩咐两个在院子门口守着的侍女说:“你们东家倦了,过个把时辰再去伺候她吧。”
两个侍女抿嘴娇笑,同时点头应命:“是。”
罗信抵达前院的时候,听书剧场还未散。就如同后世的评书一样,一张桌子,一把折扇还有一个“醒木”。
这醒木的作用自然是为了让听众提神,同时强调后续剧情的作用。
不过,四周观众却没有一人半闭着眼睛,一个个都是将眼眸瞠大,深怕自己耳朵不够使,还需要用眼睛来看人家的嘴型,以此来确定自己没有听茬。
有趣的是,高台上说书的并非男性,而是女性,恰好就是舞云袖。舞云袖的衣着很简单,这一点倒是符合罗信之前传达给余香的理念,毕竟听众听的是故事的内容,而不是看说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