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白袍巫师
在几天之前,梁葆光对于天朝的媒体来说还只是一个无名氏,一个不需要投入太多关注的新人导演,可是短短几天之后,他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错过了多大的新闻素材。哈佛商院的休学生,弃商从影的天才导演,娜塔莉·波特曼的亲密至交,斯嘉丽·约翰逊的绯闻男友……不管哪一重身份,随便挖挖都是卖点。奈何之前他们的眼里只有大导演,根本没把梁葆光当一回事儿,现在再想找上门去,却发现找不到人了。
在2007年的天朝,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确实还没有后来那么普及,但使用者的数量已经非常惊人了,雅虎、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日活用户数量,足以让那些标榜先进的西方国家羡慕得流口水,所以互联网上关于梁葆光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消息扩散得飞快,关于他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
“我天朝总算又出一个能扛鼎的导演了,陈导演自从拍了《无极》后就算是毁了。”能在戛纳电影节专区下面留言的,都是爱好文艺电影的文艺青年,他们平时看的也多是一些文艺类作品。
天朝的文艺青年们对陈导演也算是爱之深责之切,那个拍出《黄土地》、《霸王别姬》的个性导演一走上商业之路就灵性全无,很多人都替他觉得可惜。因为当年陈导演也拿过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所以大家才会再提他的名字,他们依稀在梁葆光的身上看到了前人的影子,非常不希望看到他走前人的老路。
“这个人才拍两部电影,就拿最佳导演了,我看背后一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评委会主席贾樟柯是他二舅吧?”这是典型的阴谋论者,跪得久了就觉得自家什么都不行,但凡出了成绩都是靠场外影响获得的。
“楼上的是不是在搞笑,人家的主席一年一换就负责在台上读个获奖名单,你以为跟我们的主席一样?我看好这哥们,期待《密阳》早日在国内开画。”在这个还算纯真的年代,一个国际上的大奖足以证明许多,不少人都是认可梁葆光能力的。
“这导演真帅,好像韩剧的男主人公啊。”看着照片犯花痴的也有不少,梁葆光的本钱确实不错,加上他比天朝的男人们更会穿衣打扮,所以形象上轻松碾压同龄人,获得了一大批女粉丝的支持。
“上面的还真没说错,我看了《密阳》的简介,除了导演之外全是韩国人不说连拍摄地点也是在韩国,我看这家伙应该是个二棒子,最烦的就是高丽棒子,去给棒子拍电影,再有才华也是卖国贼。”
“没文化真可怕,照这逻辑《末代皇帝》应该算天朝电影了,贝鲁托奇是意大利的卖国贼。对了,《辛德勒的名单》应该算德国电影,斯皮尔伯格也是美国的卖国贼了,到底得自卑成什么样才能说出这么无厘头的话?”
网上一场骂战就此展开,但更大的风波却还在酝酿之中。
某人字头报社的编辑部里,一个头发灰白的男人正在冲两个部下发火,“你看看你们办的叫什么事情,今天早上天还没有亮,我就被邬主任叫过去骂了一早上,这份文件我在他办公室里当众读了一遍,把脸都丢光了,现在你们给我拿去抄十遍过来。”
虽然看不到题目,但是文件的一角露出了一句话:“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见到两个部下噤若寒蝉这个男人更加不满意了,另外几家的人都机灵得很,偏偏他手底下的人一个个思想僵化,“今年上头要求我们新增第十一版文化版,具体是什么意思你们两个都想不出来,这么一点敏感度都没有还怎么在新闻系统工作?等到大会都开完了,全国的同行都行动了,你们再去做工作,那我们头上的‘直属’两个字还有什么意义,你们两个倒是说说啊?”
“这不是特区回归十周年,我们……”挨训的一个编辑忍不住嘀咕了一声。
“乱弹琴!上体天心,下恤民情,让你自己在中间拿主意了吗?马上就给我打电话给小柳,那边的工作还做不到位,回来就交代交代手头的工作,准备去地方吧,工作能力不够就要多锻炼。”男人甩下一句话后就走了,留下两个属下面面相觑。
无冕之王们以前都是爱访问谁就访问谁,顶着国字号招牌连那些洋大人都得给面子,对于一个小小的新人导演自然爱搭不理,可现在因为上头给的压力,在戛纳活动的外派记者们不得不放下了架子。为了完成任务保住职位,这些人变得积极了起来,甚至不惜像狗仔队一样去酒店门口蹲守,就为了独家专访。
对于那些前倨后恭的记者梁葆光并没有多加理睬,他目前只有两步作品经不起捧,所以不希望获得太多不必要的关注,获奖第二天就离开了酒店并乘坐飞机抵达了伦敦,娜塔莉·波特曼给他介绍的老戏骨就在这里,他约了人家见一面谈谈剧本的事。
“真是个帅小伙儿,哈哈……不要因为我的话而有负担感,我只是随便发发感慨。”伊恩·麦克莱恩曾经塑造过很多经典形象,他既是白袍巫师甘道夫,也是万磁王埃森哈特,而他同时还是好莱坞最早一批公开出柜的同志。
“您好。”梁葆光笑得有些勉强,一个出柜几十年的老同志说他帅,他除了呵呵以外实在不知道做什么表情好了。为了避免尴尬,他想了想只能把剧本递过去,“您是演技方面的大师,看过的剧本肯定不少,请帮忙看看我的拙作。”
伊恩·麦克莱恩之前就听经纪人提起过,娜塔莉·波特曼在电话里也说过这件事,所以早有了心理准备。本来他不太可能会对一个赤果果的新人感兴趣,但梁葆光刚拿下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并且这一届的影后也是他电影里的女主角,这就由不得他不重视了,戛纳电影节的权威性还是很高的,“这部《爆裂鼓手》是个讲音乐的故事吗?”
“确实跟音乐有关系,不过这是一部反励志片。”梁葆光没什么好保留的,毕竟他连剧本都给人家看了。
《爆裂鼓手》就是梁葆光答应jessica为她而拍的那部电影,剧情是他根据jessica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来,只加了一点艺术化的夸张来扩充其内涵,影片的主旨则是表现出师徒之间复杂难言的关系。
音乐学院里的一位老师,对待学架子鼓的那个学生格外严苛,对别人往往轻松放过唯独对他市场恶语相向,还总爱施加各种压力逼对方放弃。这个学生从不理解到理解以痛苦为动力完成了蜕变,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取得了莫大的成功。本来应该是个师徒相视一笑的大团圆结局,可学生最后却在无意间发现自己其实理解错了,老师并非用心良苦,就是单纯嫉贤妒能不想他好。
jessica和她在公司的练习生舞蹈老师就是电影里主要人物的原型,只不过梁葆光把唱歌跳舞改成了打鼓,故事的发生地也从汉城娱乐的小黄楼转移到了纽约音乐学院。这样不仅可以让电影获得更好的制作及发行环境,也能让他在拍摄电影的同时兼顾华尔街上的生意。
剧情说简单确实简单,但演起来却非常困难,在短短的一百二十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将人物的内心生动地表现出来,并不是一般演员能做到的事。好电影就像是一道好菜,不需要名贵的食材和复杂的工序,就好像什锦炒饭、麻婆豆腐,越见寻常越难烹调。
伊恩·麦克莱恩真正在美国娱乐界崭露头角,要从他出演彼得·费谢的舞台剧《莫扎特》说起,那是作为牛津大学教授的他在百老汇出演的第一部戏剧。《莫扎特》,看名字也知道它当然也是一部跟音乐有关的作品,他在里面饰演嫉贤妒能又平庸无才的萨利里,并凭借这一角色获得了美国话剧及音乐剧的最高奖项托尼奖。
娜塔莉·波特曼的眼光非常犀利,她推荐的人肯定要比梁葆光盲目去找来的合适得多。之前伊恩·麦克莱恩所饰演的萨利里,跟《爆裂鼓手》里的老师在性格上几乎一模一样。经过这么多年的岁月洗练,伊恩·麦克莱恩的演技肯定更上一层楼了,让他来演老师的角色再完美不过,只要他愿意出演就成功了一半。
“现在,只需要给我找个学生就行了,要我给你推荐吗?”伊恩·麦克莱恩将剧本大致地看了一遍偶微笑着说道。
“那当然好……等等,您这么说是答应出演《爆裂鼓手》了?”梁葆光意外地抬起头,他还以为说服伊恩·麦克莱恩会很难的,这可是一位成名已久的老前辈了,江湖地位不允许他草率答应邀约,可现在他连薪酬都没谈就主动答应了下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