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意外热卖
翻开小说封面,意外的没有看到寻常小说常见的所谓名家推荐,跟‘导言,之类的篇幅,这本《生化危机》小说的首页仅有书名跟简单的一些创作者名录,除此之外就是这么一篇类似于简介跟文章引言差不多的东西。
然而,正是这一段简短的介绍,让许飞心中的好奇心越发高涨起来,“希特勒跟他的 第 372 章 :危机袭来、 第 372 章 :失忆的人、 第 372 章 :佣兵小队、 第 372 章 :潜入蜂巢、 第 372 章 :火焰女皇、 第 372 章 :死亡陷阱、 第 372 章 :地狱降临、 第 372 章 :凶兽来袭、 第 372 章 :罪魁祸首、 第 372 章 :生死激战、 第 372 章 :逃出生天、 第 372 章 :惊天之变……”
被勾起了兴趣,许飞也顾不得在车上看书伤眼睛了,直到巴士司机提醒他到站时,翻书速度很快的他已经一口气看完了前三章,同时也对这本小说有了一个更深的认知了。
在颠簸的车上看书显然不是什么惬意的事情,下了车之后,揉着酸涩的眼睛,脑袋也稍稍有些晕眩的感觉传来,然而许飞却只是在太阳穴上揉了揉,便焦急地向着公司一路小跑赶过去。
“这书太棒了,这创意太妙了。位于地下近百米之下步步杀机的基地--‘蜂巢,,一种在‘黑死病毒,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来的名为taut(暴君),的拥有令‘死尸复生,魔力的危险病毒,失忆的男女主角跟视生命如草芥的强大雇佣兵,以及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那个处处透露出跟早就败亡的 第 372 章 团—保护伞……能想出这个创意跟构思来的人简直就是个天才……不,他就是个天才……”
太让人激动到兴奋地忘乎所以了,许飞甚至有种无法控制自己身体的感觉,他太喜欢《生化危机》中的设定跟创意性了,那种有别于香港传统武侠小说跟科幻小说之外的新奇创意,只用去了短短三万多字的篇幅,就彻底抓住了他的心。结果,从巴士车上下来之后,脑袋里已经完全只惦记着接下来的小说情节的他,甚至连自己午饭都还没吃这事都给忘记了,径直往公司走去,恨不得赶紧把这本小说看完。
香港没有合格的科幻小说,其实不止香港,就是放眼整个中国,包括大陆跟港澳台地区都是一样,受到教育普及度、制度跟作者本身的想象力束缚,华人很难写出真正体系严谨、科学的科幻小说来。比如在香港,放眼华人世界倪狂是当之无愧的科幻巨匠,无数人赞扬他写出了经典的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
然而,有几人知道当年倪狂的《地心洪炉》在《明报》上连载时,有这么一段描述:“卫斯理从飞机上掉下南极,饥寒交迫,见一只白熊跑来,便把它杀了,剥皮取暖,吃肉充饥。”读者来信指出问题∶“北极有白熊,南极没有白熊,南极只有企鹅!”
从来不理读者来信的倪狂对于读者指出的问题理也不理,直到《地心洪炉》出版成册时依旧没有改正。高傲的文人态度惹恼了他的读者,结果那人每天寄他一封信,越写越长,分析他态度不严谨、书中错误百出、常识缺乏严重,对读者不负责任、误导,要他解释,否则再写下去就是厚颜无耻。
最终倪狂被惹恼了,特别跟《明报》要了一个能写两三百字篇幅的专栏,却故意用放大字体,只回答三句:“xx先生∶一、南极没有白熊;二、世上也没有卫斯理。不想看请自便,别故意找茬”这 第 372 章 尾声,吉尔、克里斯、巴瑞、瑞贝卡等人在tr救援人员的飞机到来时,面临暴君丧尸的最后的追击。众人使用火箭筒,对着暴君丧尸攻击,却引爆了古堡的自爆装置,使得整个巨大的古堡在一片爆炸中,化为废墟。保护伞公司的许多犯罪证据,因此被爆炸中毁灭。
林孝智看过·d·佩瑞版的《生化危机》小说,凭心而论·d·佩瑞确实是一名十分出色的小说家,她非常擅长将原本就非常优秀的电影、游戏、电视剧改编成更加优秀的小说。经她之手诞生的《生化危机》小说版无疑是成功的,但却也是失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创作的《生化危机》官方小说可以说是得尽了这款游戏的精髓之处,显然是成功的。但正是因为这一点,也导致了康斯坦丁影业在uu年有意拍摄《生化危机》的电影版时发现,如果按照她的小说为蓝本进行电影版改编时,宏大的场面跟所需求的超高特效支持,评估拍摄费接近甚至超过两亿美元,而且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根本弄不出来。
这个代价显然不是康斯坦丁愿意承担的,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康斯坦丁影业抛弃了官方小说请人对剧本进行了重新改编,最终谈不上完全偏离了游戏线却也差不多,才把拍摄经费从可能仅次于《泰坦尼克号》的亿美元,降低到了一千六百万英镑。
康斯坦丁当年都没做到的事,林孝智显然也不会犯傻掏光了寰亚的家底,只为拼一部电影。比起赌一场不确定的未来,他更愿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步。
二十一世纪初的一千六百万英镑,考虑到货币购买力跟通货膨胀,放到了9l年的现在差不多就是一千一百多万英镑,兑换成港币差不多也就是一亿四五千万的样子。考虑到欧美的拍摄成本比香港高,寰亚如果把握的好一点,其实完全能够在一亿港币以内拍摄出不差于原作的效果。毕竟当初《生化危机》在特效上的费不算高,请的也不是第一流的特效公司,所以第一部效果谈不上多好。以获得了他全力支持的跟新视觉工作室的实力,全力一搏还是能够做到的。
正因为如此,在设计《生化危机》的小说版时,林孝智直接把它的第一本小说大致按照电影版来进行的改编,当然也加入了一些原官方小说中的一些不过分影响拍摄难度的创意,比如增加了佣兵小队的成员人数,没有让佣兵队长跟大多数佣兵死在激光通道里,而是准备令他们或死在逃亡时或死在犬型丧尸跟舔食者的手中,至于佣兵队长则存活到最后却因为中了病毒最终被保护伞公司捕获并改造成‘追踪者,等等……
不可否认,·d·佩瑞版的《生化危机》小说虽然增加了拍摄难度,但若是真能拍摄出来,光是那种效果跟场面,绝对将成为人类科幻电影史上的一个难以逾越的经典……现在没有那个实力拍摄,不代表林孝智就完全否定了,日后寰亚若是能够发展的更加强大,说不得他还真会尝试拍摄呢。
香港出版业兴于五十年代,极盛于七十年代末,步入了八十年代前期,香港传统出版业已经逐步走向了没落。一个产业的没落有着很多的原因,来自政治跟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当然其中道指香港出版业没落的一个主因,正是因为曾经占去了香港出版业大半码样的香港武侠小说没落了。
提前放出电影的小说版,这原本只是林孝智的一个宣传手段而已,香港出版产业自八十年代初便开始没落,这事他还是知道的,并没有其他什么奢求。所以,他虽然在几天前就让名下咽喉报纸《成报》对外放出了风声,说第一批《生化危机》的小说将上市,而且首批只印刷了五万册。其实,真实情况却是他名下的天下出版公司一共也只印刷了五万本《生化危机》的小说,就是担心小说根本卖不动。
一开始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子,天下出版公司通过美亚的渠道,率先向香港各大销售点发货之后,七十多家书店、超商跟百货商城才不过联手要走了一万四千多册小说而已。这还是在得到了马荣成的承诺,一旦图书销售不出去,天下原价收回才得到的数据。
然而,当4月日星期二,《成报》报纸之上提到了《生化危机》小说正式发行日到了,短短的一个上午,不仅那七十多家书店、超商跟百货商城吃了一惊,天下出版公司也是大吃一惊,当上午九点钟大多数销售点开门营业之后,短短一个多小时里,曾出现在《成报》之上的七十多家销售点,便卖出了超过四千册的《生化危机》小说,当中午到来时不久,更是几乎卖光了全部的进货。面对着蜂拥而来的不满求购者,各销售点又是好言安抚又是客气道歉的同时,还不忘默契地拨响了天下出版社的电话,有了首日一上午的热卖在前,你七百我一千的,很快天下出版公司提前印刷好的五万册存货全部卖了出去。
而后,第二日卖出两万九千册,第三天几乎再一次面临销售殆尽的窘境。各大销售点在顾客们越来越多抱怨跟咒骂面前除了道歉之外,只能不断把电话打到天下出版公司那里,催促尽快提供新货。
“……三日卖光五万册,《生化危机》小说大卖”——《成报》
《东方日报》:“寰亚试水出版成功,林孝智新电影《生化危机》遭大曝光。超级病毒令死尸复活引爆读者热情……”
“一本很有意思的科幻小说,非常有想象力也非常严谨,听说小说完全改编自林孝智先生所著电影剧本,佩服同时连我这种不常看电影的人也忍不住对电影版的《生化危机》产生了期待,希望能够早日看到的电影上映——金庸于4月日”
“……电影未映先火,《生化危机》成为今年上半年香港最受期待的电影。原本听说寰亚投资一亿港币只为拍摄一部电影,我的一位友人还跟我说这多半是个噱头。但昨日终于看完了《生化危机》小说版,本人反而开始担心,一亿港币真能拍摄出小说中的那种效果来吗?十分期待”——《电影双周刊
围绕着《生化危机》小说版的上市,月初只是还因为临时答记者招待时,林孝智爆料新电影将斥资八千万甚至不惜再追加拨款拍摄,引起全港各界热议。然而,随着小说版的上市,大量剧情的曝光令颔首期待的观众们在大感刺激跟兴奋地同时,也终于明白了,缘何寰亚这部电影投资会那么高了。
是了,有着小说中的剧情可真不好拍。无论是那智能颇高,而且为了保全大局甚至不惜杀人的智能电脑—火焰女皇,还是先后出现的犬丧尸、舔食者等等,可都不是轻易能够拍出来的,不狠下心来砸钱弄特效,还真搞不出来那种效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