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天子岗 > 第十章第二节

第十章第二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朱元璋梦系坟陈友谅未成仁
第二节“谣言掘陈家坟”

[远景、近景]开棺仪式的场面非常壮观。首先是陈姓族人在坟墓下方烧香、烧纸钱(冥币);燃放鞭炮;尔后是吹鼓手们敲锣、击鼓、吹锁呐;最后是“牛角炮手”放“冲天炮”。这种“牛角炮”是用注铁烧制而成。

和尚们便主持进行“护鱼入(湘)江”仪式。这个仪式其实很简单,还是放鞭、烧纸、敲锣、击鼓、放牛角炮。不同的是,牛角炮是最小等级,炮手站立坟墓上方正中的位置,炮口朝向第一个早己蓄好水的水池正中方向。有些自然现象,至今仍很难用科学知识解释清楚。当牛角炮响声过后,只眼坟池底部的“金鳞红鲤”冲天而起,凌空跃起七八米高,几个转体翻身,顺利的掉入第一个蓄水池中。从跃入空中的鱼形看,这条“金鳞红鲤”约有十余斤重。

当“金鳞红鲤”跃入第一个蓄水池后,陈姓族人便从蓄水坝上挖掘一个口子往下放水。和尚们的仪仗队,也就是“吹鼓手”们,从坟墓的两侧摞至第一个蓄水池的两侧。按照放鞭、烧纸、敲锣、击鼓、放牛角炮的程序重复进行。不同的是,牛角炮手站立第一个蓄水池的正中位置,朝向第二个蓄水池的正中位置放最小等级的(牛角)炮。炮声过后,第一个蓄水池的水也快放干,池中的“金鳞红鲤”又是冲天而起,凌空跃起七八米高,几个转体翻身,顺利的掉入到第二个蓄水池中。“护鱼入江”仪式,就是这样循环反复地进行下去。

[远景、近景]”金鳞红鲤”每往下跳跃一个蓄水池,约需半小时左右。到下午四时左右,“金鳞红鲤”己顺利跳入第八个蓄水池中。如果不发生意外,“金鳞红鲤”从第八个蓄水池中,再跳到第九个水池中,基本就大功告成。因为,从第九个水池中,“金鳞红鲤”只要凌空一跃,就能掉至“底井”泉水流入湘江经过此处的溪水中。

意外偏偏就发生在第八个蓄水池与第九个蓄水池之中。第八个蓄水池与“底井”溪水流经此处之间的最近位置约有20米的距离。金龙鱼跳跃距离大约七至八米。陈姓族人如果在第八个蓄水池与“底井”溪水流经此处最近位置之间的中心点,挖一个长宽8米的正方型蓄水池,意外也就不可能发生,天子岗的传说必将是另一个版本。

[远景、近景]由于当时陈姓家族的人们,担心朱姓族人“挖坟灭鱼”,勿忙中在第八个蓄水池与“底井”溪水流经此处最近位置之间的中心点,只挖了一个约4米的正方型水坑。原以为“金鳞红鲤”一跃跳八米,从第八个蓄水池中能掉到水坑中。实际是“金鳞红鲤”从第八个蓄水池起跳时,蓄水池中的水己快放干,起跳位置不是水面位置,增大了与水坑的距离。而且,“金鳞红鲤”己连续跳跃了八次,体力消耗较大。于是在第九跳中,并没有达到陈姓家族人的期望。当“金鳞红鲤”冲天而起,凌空跃起七八米高,几个转体翻身,结果掉在第九个本是蓄水池实是水坑的地面上,距水坑约有近二米的距离。如果不是天意,如果不是受到朱姓家族人们的干扰,“金鳞红鲤”虽受重伤,但几个翻身,便能跳跃至水坑中。尔后也许还有两种结局:一是继续完成第十跳,游入湘江成“龙王”,护佑陈友谅当上皇帝;二是当时的结果,销声匿迹不见踪影。

[远景、近景]事情的发生,给朱姓族人提供了“阻鱼入江”的良机,从而达成了朱元璋从“根”上斗败陈友谅的夙愿。当天,朱姓族人全都在现场看陈家“护鱼入江”。他们虽然都带着“阻鱼入江,坏陈风水”的动机,但见陈家故人坟墓中真挖掘出金色鲤鱼时,他们一个个都被庵堂主持——“肖神仙”的神机妙算所折服。当“金鳞红鲤”在坡上完成前八跳时,他们全都集中在第九个水坑四周旁边观望。他们虽有“阻鱼入江”的动机和目的,但在广庭大众之下,总不能拿鱼网、鱼叉到半空中去抓鱼、杀鱼。如果真是那样,必将引起公愤。不仅会遭陈姓族人的反对,还会遭到肖姓、邹姓、邓姓、唐姓、聂姓等所有其它姓氏公民的反对。

因此,当“金鳞红鲤”进行第九跳时,因陈姓族人挖第九个蓄水池失误,水坑宽度不够。结果使“金鳞红鲤”从空中往下坠时,从站立水坑四周的朱姓族人头顶上飞过,掉到了朱姓族人的脚下陆地上。朱姓族人立即从震惊中清醒,天赐良机,岂能轻易错过。他们蜂勇而上,手抓脚踩,扑向“金鳞红鲤”。“金鳞红鲤”从空中摔到地面,必受重创,仍强忍内伤之痛,在地面扑腾了几下,最终还是跳到了水坑中。朱姓族人于是也都涌入了水坑中。由于水坑不大,蓄水深度不足二尺,朱姓族人涌入水坑中的人员太密集,人体手脚等肢体占据了水坑的全部位置,使“金鳞红鲤”不仅没有了游动、起跳的空间;而且从根本上失去了游动的空间。朱姓族人在水坑中手抓脚踩了几十秒钟,整个水坑的泥浆状水,朱姓族人也没见到“金鳞红鲤”的尸体;所有现场观景的人们也没见到“金鳞红鲤”的第十跳。

[远景、近景]也就在朱姓族人全力以赴在水坑中“抓鱼”之际,仙人山的天空中突然涌起了一片积雨云。顿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夹。整个天子岗地区笼罩在风雨之中。随之而来的是山洪暴发,洪水将第九个水坑的水与梅塘泉水流经此处的小溪水连成了一片。第九个水坑中原来带“红色”的浑水,很快便流入了通往湘江的梅塘泉水流经此处的溪水中。这场雷阵雨来去勿勿,几分钟后,天子岗地区阳光明媚,睛空万里。当时现场的人们抬头望见天空中挂着一道彩虹。彩虹的一端发源于仙人山脚下的“底井”泉眼,另一端就象坠在自己的头上,也象坠在朱家院的村庄之上。因为现场离朱家院只有不到300米的距离。于是,后人纷纷传说,天子岗龙脉圣地出“天子”,“肖神仙”神机妙算特灵验。陈姓族人“护鱼入江”功溃一池,徒劳无功。朱家院座落“龙脉之心”处,朱元璋当皇帝“雨到功成”,顺“水”成“龙”。

[远景、近景]原来梅塘泉水流经此处的溪流,很快就形成了红、青、黑三种颜色的水线。暴雨将天子岗一侧红色泥土冲涮成红色洪水;将仙人山一侧黑色泥土冲涮成黑色洪水;原“底井”流出的是深蓝色的清水。“三色”水很快就将第九个水坑的水与原梅塘泉水流经此处的溪水连成了一片。第九个水坑中原来带“红色”的浑水,很快便与三色水混入一体。这股洪流如奔驰的骏马,快如闪电般的流入了通往湘江的河道之中、、、、、、

这场突然袭击的暴风雨,最终导致了天子岗龙脉圣地摞主移位,留下了这篇传世故事。给后人肖斋——肖应征留下了写作这篇旷世杰作的宝贵素材!

天子岗的传说虽己过去了六百多年,朱、陈两族人家的恩恩怨怨也早己成为历史。当年距仙人山最近的陈家院(本文作者的出生地),如今只有当地上了岁数的老人,才能告诉你它几百年前各姓氏之主的“三合土”宅基地的具体位置。朱家院村落地址没变,整体己没了“特殊时期”前的风采,只有少数几间旧居,仍保留着青砖墙体、青砖地面和砖窑烧制的青色瓦。但房在人空,朱家院早没了朱姓家族的后人。朱家院如今全是肖、邹两姓的后人。附近方圆几十公里,再无朱姓族后人的踪影。天子岗上的陈姓族人的故人坟墓形状依旧,坟墓旁边的三棵柏树,仍象六百多年前的“少女”模样,始终保持不胖不瘦、不高不矮、婷婷玉立在岗顶之上。当年陈姓族人在北坡上挖掘的八个蓄水池,如今蓄水池的石坝仍依晰可辩,只是蓄水池的水面位置变成了旱土,种上了当地特产黄花菜。仙人山脚下的“底井”泉水依旧。上个世纪的1958年,当地人们在仙人山与天子岗之间的中间位置,纯人工修筑了一座水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这座水库的水源源不断的浇灌着以天子岗为代表的红色土壤和以仙人山为代表的青色土壤的两岸农田。如今己成为两岸农民的水源地。仙人山顶上的庵堂,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改作梅塘小学;七十年代拆除庵堂,梅塘小学搬迁至柳木堂。2000年后的某年,天子岗坡下的毛屋院子,邹姓族人出了一个邹安保,时任衡阳市公安局长之职的当年,带头向梅塘村献爱心,捐款新建了梅塘小学,校址在水库大坝的下方。天子岗、仙人山、梅塘泉水,这块“风水宝地”,1952年以前归属现永州市的祁阳县管辖。1952年,从祁阳县中划出个祁东县,梅塘地区归祁东县管辖。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祁东、祁阳两县都归衡阳市管辖。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祁阳县划归永州市管辖。因此,说天子岗的传奇,不仅如今的祁东人说得津津有味;上了岁数的祁阳人,讲起来更是滔滔不绝。

现今梅塘小学大门两侧的对联仍继承着庵堂大门两侧的对联没变:

梅宛小苗逐日长成招凤树

塘池活水应时跃出化龙鱼

(本章题头照片为实景拍摄)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阅览、、、、、、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