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忠臣遭冤杀帝王爱女奴
第125章忠臣遭冤杀帝王爱女奴
曾经红极一时的朝廷高官别儿怯不花,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可惜了卿卿性命,他手段强硬,作风凌厉,树敌太多,后来也躺地中枪,成为众矢之的,朝廷高官们墙倒众人推,纷纷提出报告检举他,受到了朝廷的严惩,被流放到遥远的渤海县。在穷途末路之下病在那里。他过去曾经无情地打击和迫害马扎尔台,他的最后悲惨结局,完全是上天对他的报应和惩戒。
左丞相铁木儿塔识,没有做多久的朝廷高官,也在任去世。接连死去两位重要的大臣,元顺帝妥欢帖睦尔顿时不禁慌手脚,朝廷立即任命朵儿只,也写作多尔济,让他担任右丞相的职务,任命太平为左丞相。朵儿只是元朝开国元勋木华黎的六世孙,也就是已故丞相拜住的弟弟,当初在朝廷里担任御史大夫监察官,因为铁木儿塔识病世,被提升为左丞相,不久之后就担任右丞相,他为人性情仁厚,执政期间政简刑轻,举重若轻,抓大放小,顾全大局,政绩突出。
至正六年,太平被提升为御史大夫,成为朝廷里的监察官员。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历来重视蒙古人,而轻视汉人,朝廷里的官员也是蒙古人,而汉族人官员少,蒙古官员级别高,汉族人的官员级别低。在中央省院台各部门的正官,如果不是蒙古人,就不会得到任用,但是后来却有所改变,只有贺惟一是唯一被任用为朝廷重要部门的正官,他这被任用后,心里也很不踏实。向朝廷朝廷提出请求,想逢辞去新任的职务,但是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为了让他名正言顺地成为蒙古朝廷里的高官,让他改姓蒙古帝王的国姓,改名为太平。
太平。贺惟一的一生一波三折,具有学浓厚的传奇色彩。太平,字允中,本来是汉族,姓贺,名惟一,后被皇室赐姓蒙古氏,名太平,他是贺仁杰之孙。贺胜之子。最初他的父亲贺胜,因犯下罪过,被朝廷处死,他太平年还很年幼,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执政后,为他的父亲平反昭雪,对他进行抚恤。太平性情开朗,光明正大。虽在年幼弱小,却能识大体。顾大局,显得非常早熟和老成。
他曾经拜见当时的著名学者和书法家赵孟頫为师,后来又拜著名学者云中吕弼为师。太平长大后,继承他父亲的官职,成为皇家近卫军,虎贲亲军都指挥使。不久就被提升为陕西汉中道廉访副使,监察地方官员和政务。元文宗图帖睦尔当上皇帝后,召他回京城,担任进行里的工部尚书,主管奎章阁的建筑工程。又让他兼任上都留守同知。
在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执政的元统初年,太平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不久升任知枢密院事,提升为御史中丞,主管监察事务。当时的国务院中书省,有一位参议官员对佛教过度痴迷佛,引起强烈的反响。监察官员提出报告加以检举,要求朝廷将他治罪,但是当时执政的官员庇百般护他,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太平知道后,心里很不爽快,提出辞职请求,回家养病。至正二年,朝廷又下达命令,让太平担任中书参知政事,他也一再推辞。被提升为右丞相,他提出辞职。当时正好又有御史监察官祁君璧,再次提出检举报告,要求惩罚那位所谓的佛家首脑,让他受到了应有的惩处,终于让太平出了积压在心中的恶气,他才答应朝廷,重新就职。
当时元朝的宗室诸王,每年接受朝廷里赏赐的粮食和衣金钱数量,都多寡不均,数量不等,太平就向皇帝请求出,应该采取措施,平均他们的数量,让他们不分厚薄,消除怨言。太平还提出请求,撤换朝廷里的失职官员,选择台阁各部门的有名大臣去顶替他们。太平上任后雷厉风行,派遣使者视察各地的政治态势,各地官员的行为,勤于政务,政绩突出的人提高待遇,赏赐他们金币。朝廷发现辽、金、宋三代的史书还没有编纂完成,为时就让太平竭尽全力,主持史书的编纂工程,任命他为总裁官,在他的辛勤努力,不久就全部完成了。当时由天灾**,粮食大面积歉收,粮食贵,而金银贱,太平请求用官府出资,委派官员收购粮食,存储了大量的粮食,后来朝廷发起军事行动,那些粮食也满足了军队的需要。
至正四年,太平被提升为中书平章政事。至正五年,晋升为宣徽院使主管。宣徽是管理朝廷饮膳,物资供应,许多人倚仗权势,强行勒索,太平对账目进行认真审计核查,发现只有太常礼仪使主管,阿剌不花清正廉洁,没有贪污任何款项,太平因此特地向皇帝报告,请求提拔他的职务,对他进行重重的奖赏。
至正六年,太平任御史大夫,成为朝廷里的监察官。至正七年,升任中书平章政事。这时皇室贵族国王朵而只,被任命为为左丞相,他向皇帝请求出说:“我不过因为先人的立下了功勋,我才得以世袭成为国王,但是我对于怎样治理国家,却并不了然,我今天既然担任了朝廷的宰相,就非得让太平与我共事不可。”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任命太平为左丞相,朵而只为右丞相。
最初,脱脱刚刚被被罢免丞相职务后,跟随着他的父亲流放到西部地区。遇到他的父亲马札儿台在路途中惨死,太平竭尽全力,向朝廷提出请求,让脱脱携带着着他的父亲回归家乡埋葬,以尽到人间的孝道。太平左右的人都感到很为难,太平对他们说:“脱脱对蒙古王室忠心耿耿,大义灭亲,平定国内的叛乱。现在他父亲去世,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安葬,我们这些善良的人,不是没有尽到责任吗?”由于太平的竭力请求。最后脱脱才得以返回京城。脱脱返回朝廷后,就立即提升太傅,成为了皇帝的老师。然而遗憾的是,他并不知道太平对他有保荐的恩德,由于受到别人的挑拨离间,他们中间产生很大的隔阂。他对此还不满足,想进一步中伤太平。当时,中书参政孔思立等人,都是当时的有名人物,全部都是由太平一手提拔重用的人,脱脱对他们毫不留情,全部罢免了他们。
至正九年七月,太平的仕途并不顺畅,不久就被罢免为翰林学士承旨。后来又受到诬蔑,说他犯下了严重的过失,另外有一条罪过就是,他的儿子也先忽都,超过了级别,不适宜娶皇族宗室的女人。脱脱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心里愤愤不平,她对脱脱的兄弟说:“太平是一个好人。对你们有什么危害呢,你们为什么想着要把除去。如果你们兄弟俩不听从我的劝告。你们就不是我的儿子。”朝廷监察官,侍御史撒马笃,曾经在朝廷里所言说:“太平御史想捏造事实,陷害正直的人,破坏了朝廷的律法,怎么向天下交待呢?”太平听了心里极为郁闷。在家卧病不起。过去的同事田复,劝告太平自杀,太平回答他说:“我一生清白,毫无罪过,我受到了诬陷。蒙受了冤屈,只得听命于天,如果我自杀了,岂不问心有愧吗?”不久他就返回家乡奉元,杜门谢客,阅读书史,消磨时光。
当天河南遭遇天灾,强盗猖獗,愈演愈烈。至正十五年,朝廷下达诏令,任命太平为江浙行省左丞相。他没有上任,后来说重新任命他为淮南行省左丞相,兼知行枢密院事,统领朝廷大军,驻扎在济宁,维持地方治安。当时的朝廷里的各路大军,长久征战沙场,军粮供应不足,难以为继。太平不等不靠,解决军队供养。他下令军队使用耕牛和农具,自力更生,种植小麦,从济宁到海州,种植了在面积的粮食作物,保证了军队的粮食供应。他把元帅府的土兵,分成作战和农耕两部分,耕种和作战,轮番交换,两方兼顾。至正十六年,他率领军队移驻益都。不久之后,他被任命为辽阳行省左丞相。他在军垦农场收获的粮食,大量供应京城,他戍边军垦,处置有法,获得了大量收成,却一点也不惊扰民众。他真是一位治国牛人,获得了当时人们的广泛点赞。
至正十七年五月,太平被召回朝廷,成为中书左丞相。当时,强盗首领毛贵占据了山东,第二年,又由河间侵犯元朝,官军与强盗作战,屡战屡败,节节败退,强盗军队逼近了京城大都,消息传开,举国上下,一片惊慌。朝廷也有人提出建议,迁移都城以逃避战乱,朝廷官员们都众口一词地随声附和。太平却力排众议,据理力争,认为不可迁都避盗,从彰德召回同知枢密院事刘哈剌不花,命令他率领朝廷痛击敌军,把强盗敌军打得大败,落荒而逃,保障了京城的平安。当时的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在浙西投降了朝廷,在晋、冀、关陕之间,察罕铁木儿在与敌军的作战中,取得了节节胜利,捷报频传。于是朝廷内外,一片欢腾,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至正二十年二月,太平被任命为太保,担任京城警备区司令,他却没有上任,在家静心养病。朝廷里官员提出报告说,现在国家正处于危急时期,在政务需要贤良人才的支持,太平应该以太保的身价兼任丞相的职务。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没有依从他们的建议。当时又遇到阳翟王阿鲁辉铁木儿发动叛乱,挑起了北边的战争,逼近上都,形势十分危急。皇太子向皇帝提出建议说,命令太平留守上都,实际上是想置他于死地。太平临危受命,毫不推辞,欣然到达了那里。当时一位同知太常院事脱欢的人,是太平的儿子也先忽都的部下的将军,他得知闻阳翟王将要到来的时候,他英勇顽强,率领军队奋勇杀敌,最后把发动叛乱的阳翟王,捆绑起来,送到阵地前面,太平没有接受俘虏,下令把俘虏押送京城,太平成功地平定了叛乱,北边从此安宁了下来。但是太平极为谦逊,并不认为是他个人的功劳。更不居功自傲。
不久之后,朝廷下达诏令,任命太平为太傅,担任皇帝的老师,赏赐给他在面积的土地,让他回奉元养老。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想任命伯撒里为丞相。伯撒里却推辞说:“大臣我已经年老,不能胜任宰相的职务了,陛下你如果必须任命我,我就非得让太平与我共同事不可。”于是皇帝就在暗中下达秘密指令,让伯撒里留下太平,不让他离开。太平到了沙井的时候,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就在那里停留了很久。
皇太子对太平也很感冒,对他离开京城又留下的行动。更加反感。至正二十三年,太子在暗中下令,让监察官御史大夫普化,提交报告,检举太平故意违抗上级命令,应当予以处死。下令收缴了那里所有朝廷赏赐的物品,让太平前往陕西西部,在那里居住下来。不得再进入京城大都。后来监督他劳教的搠思,向朝廷提交诬陷报告说。太平自作主张,安置土蕃人员,不久朝廷又派遣使者,逼令太平自杀。太平到了东胜的时候,临死前留下了一首诗,最后自杀身亡。当年他六十三岁。至正二十七年。朝廷里的监察御史,重新审查他的案情,认为他是无辜蒙冤,请求朝廷予以褒奖。
元末爱国诗人张翥为丞相贺惟一冤死的名作《悼太平公》:“晨起洒杯酒,北风吹泪痕。岂徒歌楚些。端欲呌天阍。碧化苌弘血,春归杜宇魂。千秋一史笔,谁辨逐臣寃。”
太平的蒙冤与他为脱脱平反密切相关,脱脱与蒙古皇室的恩怨,由来已久,起因是皇帝爱上女奴,野鸡成凤凰的皇室风流事件。
早在元统三年,即1335年,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的皇后,钦察氏答纳失里,因为他兄弟密谋策划,发动叛乱,她受牵连,被迁了出皇宫,被鸩死民间的房舍里。答纳失里没有生育有子女。第二年,蒙古皇室重新使命了新皇后弘吉剌氏,她名叫伯颜忽都,是真哥皇后的侄孙女,她的父亲名叫孛罗帖木儿,曾经被朝廷封为毓德王。她被立为皇后以后,肚子很争气,不久就生下了一个龙种,就是真金,可惜的是在两岁时就殀折了。
当时朝廷里的徽政院使官秃满迭儿,曾经收进了一名高丽女子奇氏,领他进入了皇宫,作为服侍的女仆。奇氏名叫完者忽都,她外貌秀美,心灵聪慧,善于揣摩主子意图,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很喜受秀媚的外貌,又因为她善于烹煮茗茶,就让她在宫廷里管理饮料事务,她其实不过是皇室里的家奴。她跟随的皇帝的身边,体贴入微地服侍他遂,日久生情,他们经常眉目传情,勾勾搭搭引,奇氏长得妩媚动人,花容月貌,两只眼睛脉脉含情,让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心里很上火,难以控制心中的**,欲火难耐,他就如狼似虎地把她拉上皇帝的龙床,与她成就好事,成为他编外情妇。
帝王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虽然是身为九五之尊的帝王,也难以抵挡酒色诱惑,他们相处本来不过是主子与女奴之间的工作关系,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位身份高贵的帝王会爱上一个身份低贱的煮茶女奴,让他成为帝王的家眷。皇宫是一个是非之地,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皇帝身边耳目众多,这件风流韵事,很快就被皇帝的大老婆正宫皇后钦察氏知道了,女人的本性就是喜欢争风吃醋,钦察氏的眼睛里揉不得砂子,她得知消息后,立即怒火中烧,立马召见了奇氏,当着众人的面把她重重地鞭打了好几次,以出钦察氏心中的恶气。后来答纳失里之所以没有得到善终,也与这件很有关联。
后来皇后钦察氏答纳失里,由于他的兄弟发动叛乱,犯下了死罪,她也受到牵连被鸩死毒杀在农家房屋里,她的惨死正好为奇氏的升迁扫清了障碍。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对年青貌美的奇氏极为喜爱,他一直想着让她继任皇后,可能是怜悯她过去受到过鞭打,受过屈辱的缘故吧。但是大丞相伯颜,却要维护皇室的尊严,认为她出生低贱,不能成为蒙古帝国的皇后,对这件事竭力劝,他就成了奇氏死对头。眼中钉肉中刺。这样一面意图劝阻,一面急于求成,两面夹击,弄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左右为难,无计可施,只得采取了握手折衷的办法。改立弘吉剌为新的皇后。
这位弘吉剌氏皇后与前一位皇后的性情截然不同,她性情节俭,心地善良,心胸宽阔,宽宏大量,她不想与奇氏争风吃醋,对她宽容忍让,友好相处,所以奇氏仍然获得了皇帝的宠爱。奇氏也因此时来运转。洪福降临,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帝王龙种,取名为爱猷识理达腊,也写作阿裕锡哩达喇。她更讨得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的欢心。生下身份高贵的儿子后,奇氏更受皇帝的宠爱,渐渐地就开始骄横放纵起来,对别的女人百般忌妒,除了皇后弘吉剌氏友好相处。没有嫌疑和恩怨,不加以计较外。她在皇宫里对皇太后母子俩人。皇宫外的掌权丞相伯颜,都被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她经常在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耳边吹枕头风,打小报告,大说特说他们的短处,无中生有。挑拨离间。后来果然奏效,伯颜被处死,太后母子被放逐,虽然那两件事的发生,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是奇氏长期不停地皇帝耳边暗中下套,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的确很出人意外。
奇氏排除了异己,对政敌报了一箭之仇,消除了心头之恨,满足她的心愿。她就紧锣密鼓地筹划她的下一步行动,她与皇宫里的太监沙剌班秘密商量,欲乘此难得的机会升任为皇后。不过因为弘吉剌氏皇后宽宏大量,对她有恩,她也不能翻脸无情,恩将仇报,她也于心不忍,她也因此迟迟下不了决心。由此可见,奇氏当时的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但是沙剌班为了讨好奇氏,却情急生智,猛然回忆起过去曾经有几位皇后,也遇到过类似的难题,他立即依据皇室祖宗制度,提出了一份报告,为奇氏据理力争,谁人还敢吃了豹子胆,胆敢与他争论!这样以皇室祖宗的规矩为借口,就能有效阻住大臣们的口,让他们无话。当时他就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奇氏,奇氏听了,大喜过望,就命令他事不宜迟,立即报告皇帝。几句话简明扼要,切中要害,果然奏效,皇帝立即下达诏令,册立奇氏为第二皇后。举行完隆重的典礼,身份低贱的奇氏,立即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身份高贵的皇帝,过去的野鸡,变成了今天的凤凰,身穿高贵的象服委佗,移居到安居兴圣西宫,在那里心安理得地居住了下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皇子爱猷识理达腊,离开奶妈的怀抱,渐渐地长大起来,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也喜爱他们母子两人,经常都让皇子跟随在身边,凡是外出视察的时候,都要让皇子跟随着出去。当时是脱脱执掌国家政权,处理日常的国家政务。他是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的亲信,所以脱脱进入皇宫内廷的时候,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就命令皇子爱猷识理达腊,拜脱脱为师,向脱脱请求学问,并命令脱脱好好教育皇子,让他长大了更有出息,治理好国家。脱脱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对朝廷忠心耿耿,他接受命令后,知道事关重大,总是念念不忘,格外用心,有时皇子走出皇宫,到脱脱家游玩,一留就是好几天时间,他稍微遇到疾病,脱脱都亲自为他煎汤煎药,先品尝后,再让皇子服用。对他百般照顾,尽心尽力。
有一天,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到上都视察,皇子也跟随一同前去,脱脱也跟随在一起,保卫皇帝和皇子。他们路过云州的时候,天气突变,遭遇狂风暴雨,顿时山暴发,皇家车队里的车马人畜,立即被淹没和漂走,情况成分危急。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猝不及防,为了各自逃命,他来不及携带皇子,只顾保全自己的性命,飞快地登上高山,以逃避洪水淹没。情急之下,脱脱看见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独自逃走,眼疾手快,急忙冲进洪水,赶到皇帝的车辆旁边,抱出了幼小的皇儿,背在背上,光着一双脚,奔跑上了山冈,脱离了险境。
刚才慌忙奔跑到山岗上的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正在担心皇子的安危,正在山岭上心急如焚地望着眼前的洪水,盼望着皇子脱离险境,平安到来。这时他突然看见脱脱,浑身泥水,大汗淋淋,背着皇子飞快地到来,他好像得到了活宝贝一样,欣喜若狂,立即奔上前去,从脱脱的背上抱下了皇子,他抚慰脱脱说:“你今天救出皇子,立下了大功,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儿子,你奋不顾身,立下如此功劳,我必然终身不忘!”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事的结果却未必如此,由此可见,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也未必信守诺言。
脱脱当即感谢皇帝的恩典,谁知道只过了一两年的时间,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竟然,背信弃义,相信了别人的谗言,无情把脱脱父子流放远方,使得脱脱的父亲惨死在路途之中,成为孤魂野鬼。因此后来的丞相太平贺惟一,为脱脱打抱不平,提出了脱脱在云州救出皇子的故事,让元顺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反躬自问,良心是不是过得去?元顺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被他这么一提醒,他也立即心知肚明,后悔自食前言,立即下令,让脱脱携带着他父亲的灵柩,返回故乡安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