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灵异>元朝帝国风雨 > 第111章 丞相武将专权废除文官科举

第111章 丞相武将专权废除文官科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丞相武将专权废除文官科举
元朝秦王右丞相伯颜,率领千军万马,血战沙场,平定唐其势发动的叛乱后,独自一人执掌了朝政大权,他小人得志,给他一点阳光就灿烂,给他一点洪水就泛滥,作威作福,不可一世。他执掌权力后实在无法淡定,充分暴露出小人得志猖狂的通病。他头脑一发热,就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事出来,把整个朝廷搅得动荡不安。

元朝秦王右丞相伯颜,中书平章政事彻里帖木儿,他们都是武将出生,他们的官帽子是在刀光剑影中拼杀出来的,文人的官帽子却是在笔尖上获得的,因此他们对文官科举考试很不感冒,想把持文官选择的大权,他们丧心病狂,向朝廷提出废除文官科举的建议,朝廷失去了人才选择的公正与公平,堵住了天下文官的出路。为元朝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引发了以后更大的动乱。

当时的江浙平章彻里帖木儿,被召入大都京城,成为朝廷里的中书平章政事,他曾经头脑发热,提出停废科举考试制度,把学校的庄田,改变成为军队卫士的衣服粮食来源。彻里帖木儿他并非完全是武夫,却不知是哪根神经短路,提出这个荒唐的建议,以后的许多脑袋不开窍,顽固不化的将官,也无缘无故地痛恨学校,提出建议停办全国各地的学校。

元朝的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当皇帝执政时期,在皇庆改元。也就是1312年,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将王约特别地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并将他的复兴文官科举建议,发布专门的诏令在全国推行。皇庆二年,也就是1313年,农历十月,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要求中书省商议举行文官科举考试。皇庆二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也就是1313年12月6日,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下诏恢复文官科举。

延祐元年,也就是1314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全国举行乡试,一共录取三百人。延祐二年,也就是1315年,农历二月三百名乡试合格者在京城大都举行会试取中选者一百人。农历三月七日。一百名会试中选者在京城大都皇宫举行殿试。最终录取护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此次文官科举仿唐宋旧制,尊崇朱熹之学,历史上称为“延祐复科”。蒙元灭金、宋后。科举废弃。“延祐复科”距离宋亡36年,距离金亡更达81年,汉族士人至此方重获正常的晋身途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当时彻里帖木儿是江浙的平章政事官,当年朝廷在举行科举考试的时候,向全国各地派遣考试官员,盛况空前,铺张浪费,耗费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彻里帖木儿对此心里总是愤愤不平,他进入朝廷当上中央政府的中书省官员后,就想改弦更张,废除文官科举考试制度。

文官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以考试产生的“士大夫”阶层。邻近中国的亚洲国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鲜也曾引入了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也就是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

文官科举不仅是一种中国文化,从整个人类社会管理变迁过程来看,科举制度是一种社会智商、能力的培养、挑选、使用的社会性管理程序,他不变的操作步骤是:“逐级培养筛选、一一对比淘汰”。他为社会智商能力的挑选提供了可见、可比、可控、可重复、可验证的过程及依据,提高了社会成员能力智慧培养、挑选、使用的“专业性、系统性、精确度及效率”。

科举制度对社会成员“逐级培养筛选、一一对比淘汰”的程序性步骤,得到全世界各种文化的认可接受,成为现代公务员制度、中高考制度、技能职称评定制度、体育竞赛、科研程序中的实验组,对照组的核心程序,是全世界普及度最高,使用度最广,支撑着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社会智商能力挑选”核心制度,也成为了全世界都复制拷贝执行的世界性文化。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两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才,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也就是587年,命令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也就是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也就是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进士、明经等及第后,一般要守选数年,方可通过吏部人事部选择授官。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以自我自荐。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最少也不下于一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复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以在考试中获得成功,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就是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朝廷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

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两年不定。宋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

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停办两次,共举办过十六次,取进士1139人,国子学录取284人,总计14人。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的必经之路。

元朝秦王右丞相伯颜,中书平章政事彻里帖木儿,都是武将出生,对文官科举考试很不感冒,想把持文官选择的大权,他们丧心病狂,向朝廷提出废除文官科举的建议,朝廷失去了人才选择的公正与公平,堵住了天下文官的出路。元朝御史吕思诚监察官等人。都异口同声地反对他们的荒唐行为,联名写出报告,竭力反对他们的荒唐主张。报告上报到中书省,平章政事彻里帖木儿接到报告后,扣压了他们的报告,反而罢免了吕思诚,把他降职为广西佥事。其余都义愤填膺,对此愤愤不平,怒火中烧,他们全部提出请求。辞去朝廷官职。解甲归田,甩掉头上的官帽子,回乡种田。

参政官许有壬也对废除文官科举的事异常惋惜,他在中书省得知消息说。停止文官科举考试的诏旨命令。已经起草完成。只是没有加盖皇帝的印信玉玺,心里火急火燎,坐卧不安。他就立即采取行动,来到秦王的官邸中,拜见丞相伯颜,他询问伯颜说:“现在朝廷里是太师你执掌政权,选拔人才,如果停止文官科举,就失去了选择人才的公平与公正,难道还不去竭力挽回吗?”

伯颜听了许有壬的话,气不打一处开,满脸通红,愤怒地回答说:“科举有什么用处?朝廷里的台臣高官们,前几天就在为这事提出报告,检举彻里帖木儿,难道你也参与其中,从中作梗吗?”伯颜执掌大权,独断专行,不可一世,说话语气真是盛气凌人。

许有壬被伯颜这么一骂,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亏得他在朝廷里参政多年,才思敏捷,他只是略加思索,就立即圆滑地回答说:“太师你提拔彻里帖木儿,让他进入中书省担任中书的要职。朝廷里的那些御史监察官有三十多人,他们连太师你都不畏惧,却会听从我小小许有壬的指示,难道我许有壬的权力,比太师你还大吗?”

伯颜听了许有壬的话,心里非常受用,他掀了掀他那部浓密的胡须,不禁得意地微笑起来,好像稍微平息了一下口中的怒气。许有壬知道伯颜不是什么好鸟,他是元朝的一位奸相,独断专行,作恶多端。许有壬对伯颜说:“如果罢免了文官科举,天下的人才,一定异常失望!”伯颜回答说:“天下的举子大多贪污**,朝廷每年花费了无数的金钱,反而便宜了那一帮贪官污吏!我的意思就是很不赞成举行文官科举考试。”

许有壬说:“从前没有举行文官科举考试,朝廷台中的贪赃枉法的事,也数不胜数,也并非全部是那些举子所为。”伯颜回答说:“现在的举子很多,但是在我看来,真正可以任用的人材,只有参政你一个人,其余的人都不是什么好鸟。”许有壬道:“太师你的话也不完全对吧,现在的张梦臣、马伯庸等人,都可以委以大任,就是善于写好文章的欧阳元,也不是其他人比得上的。”

伯颜回答许有壬说:“科举虽然罢免了,那些读书的士子,想求得丰衣美食,也能用心钻研学问,教教书什么的,何必非要举行文官科举考试不可?”许有壬回答伯颜说:“许多有志向的人士并不是为了求得温饱,不过有了文官科举,便有可进身的阶梯,有了人生的出路。过去朝廷里议论朝政,为了促进国家的强大,选择优秀人才,最好的办法就是举行文官科举考试。”

伯颜沈吟沉默一会儿,又对许有壬说:“举行文官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实在是与人才的选拔有妨碍。”伯颜的真正本意就是在此,刚才闪烁其词,就是是为了隐瞒观点,到了此时他无从隐瞒,才不得不和盘托出。许有壬还是坚持说:“今天朝廷里提拔的通事知印等人,全国共有三千三百余名,今年自从四月至九月,那些从平民百姓白身补充为官员,接受朝廷命令成为官员宣的人,共有七十三人,如果按照文官科举考试的惯例制度,每年只能选拔三十多人。由此看来,官员举荐的选法与文官科举考试,并没有什么妨碍;况且文官科举考试制度,已经实行了几十年,祖宗的现成制度,并不完全是有弊无利,不应该骤然罢免停止。还请太师你明察,三思而后行!”伯颜态度坚决,回答许有壬说:“现在的情形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件事已经作出了决定,不便撤消,我想参政你也应该原谅我的苦衷。”许有壬看见伯颜态度坚决,已经无法挽回。许有壬到了这时,也无话可说,只得起身告辞,离开了那里。

伯颜送出许有壬,在心里暗暗地想到,这个人真是可恨,他真是不年头势,硬是要出头意图反对我的主张,我一定要当着大众,侮辱他一次,好好地惩戒他,免得他人再来对我说三道四,反对我的主张。伯颜当时沉思默想一会,终于想出了一条计谋。

在第二天入朝,举行例行朝会的时候,伯颜请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将停办文官科举的诏书,加盖了皇帝印信御宝,就把诏书携带出来,宣召文武百官,提名道姓,指定许有壬,要他站在队列最前面,向文武百官宣读诏书命令。许有壬尚不知是什么诏令,竟然从伯颜的手中,接过皇帝的诏令。等到他亲眼看见上面的内容,才知道是一道停办文官科举的诏令,那时他真是左右为难,读也不行,不读又不行,情急之下,他只得硬着头皮,勉勉强强宣读了一遍,方将这道诏对付过去。

治书御史官普化,等到他宣读完诏令,就意味深长地望着他笑了一笑,顿时弄得许有壬无地自容,羞惭难当。不一儿退了朝会,普化走过来,对许有壬道:“御史你做得真绝,两面三刀,阳奉阴违,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你完全可以说得上是过河拆桥了。”许有壬这时也满脸通红,羞愧难当,只得一言不发,他返回寓所后,就称自己生病,没有再出门去四处走动,免得招惹是非。原来许有壬与普化,本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前一段时间他与普化说到这件事,还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竭尽全力,挽回这种举动。

普化认为现在是伯颜独揽政权,对这件事无可争辩,不如见机行事,沉默不言,进行无声的反对。许有壬当时认为,普化这样小心谨慎,明哲保身,真是不错,但是为了国家选拔人才的大计,他的做法就太自私自利了。许有壬由于一时气恼,就竭力反对普化的做法,并非面对普化发誓说,他一定要据理力争,挽回朝廷罢免文官科举的行动,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许有壬却出尔反尔,当众宣读罢免文官科举考试的诏令,是这样的收场,让许有壬的面子怎么过得下去?因此认为是遭受了奇耻大辱,只好假意称自己有病,好好在家呆着,自作自受了。

伯颜废除了文官科举考试,又下令把全国各地所在的儒学贡士,学校的庄田租税,全部改为供给宿卫军队的脱衣服和粮食。军队卫士意外地获得了一种进款,自然万分感激伯颜。只有那些读书的士子们,却愤愤不平,纷纷发起抗议,但是那是君主**时代,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凡事都是皇帝和丞相主持,他们说了算,人们无可争辩,纵使那些读书的士子怨气冲天,也只能饮恨吞声,无可奈何。这真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未完待续。。)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