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窝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灵异>百科大全书 > 第一百零五章六三:包羞。

第一百零五章六三:包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白话】六三,包容羞涩。【白话】《象辞》说:包容羞涩,环境迫使。这是否卦第三爻。此爻爻义是指小人居于君子的地位,应该感到羞耻,因为小人所居的位置來得不正当,也不应该为小人所有,但有大人所包庇,所以说是“包羞”。该爻《象传》讲:“包蕺,位不当也。”正指此义。

六三,此爻居于否卦下卦坤(地)的上位,属阴爻居阳位。从微观上说,阴阳相对平衡,能“包羞”,这里的“羞”也就是六三阴爻仅有的“阴”,可喻为人的“**”,也可喻为独立的人格、思想、灵性、理性和悟性。包容人的“**”,遵循在客观规律(法律——近似的规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个自由,特别要尊重做人的独立的人格、思想、灵性、理性和悟性,这是尊重人权的底线。

从宏观上看,六三,上有上九、九五、九四组成的乾(天)压制,说明大环境是阳极盛阴极衰,是赤色一统天下之时,已没有个人的“**”可以得到尊重和保护,更没有做人不可被代表、被剥夺的思想自由,也就没有真正的人权可言!当做人的独立的人格、思想、灵性、理性和悟性被赤色给泯灭时,这样的人就不得不被迫贬值为低等动物“白猫黑猫”,整个中国大陆就成了一个低等动物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动物园。当赤色一统天下时,世界还能赤橙黄绿青蓝紫?!还能“万家争鸣,万花齐放”?!还能有中国创造?!所以在祖国山河一遍“红”的时势下,只有“包羞”,方可保住做人的底线,不被洗脑、不被代表、不被同流合污!这样的人才是灵欲合一。日月合明的真正巨人!这让人联想到《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压迫的国家,空洞的法律,苛捐杂税榨穷苦;豪富们没有任何义务,穷人的权利是句空话;受监视的‘平等’呻吟已久。平等需要新的法律,它说:‘平等,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1、六三

在这一爻,周公旦用字非常简单,那就是与“包承”相反,叫“包羞”。用现在的话讲,“包承”为“捧杀”、包羞为“辱没”。是”否“之正反两手。目的则异曲同工。“就爻论爻,“六三”位于上下阴阳阴阳接触之处。上接刚爻,但本身居阳不当,接触的九四也是阳居阴位不正,不正与不正阴阳遇合。必然蒙羞。而蒙羞之大,则为“包羞”。我们不妨联想一下当年西周国“包羞”境遇。文王的父亲被殷纣王的爷爷所杀;文王的长子,被殷纣王剁成肉馅,包成包子送给文王吃;文王本人被殷纣王关在羑里八年;为了文王出狱。他的部下送了很多美女、财宝给殷纣王等等。这等羞辱,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以说是奇耻大辱。但文王还是忍下来了。小不忍则乱大谋吗!

2、包羞

在这里,“包羞”大概有三层意思:一是忍辱负重,杜牧当年有首诗,叫《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二是包容侮辱,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能容他人所不能容,乃真君子。像文王之容苏护(害死自己长子的仇人苏妲己的父亲),齐桓公之容管仲(曾有一箭之仇),曹操之容祢衡(曾遭其裸衣而骂),李世民之容魏征(曾有前仇),都是大器者所为。三是受尽了侮辱与欺凌,凡不甘心者,都会苦尽甘来。那叫做“否极泰来”、“羞极荣至”。

3、包羞,位不当也

孔子的解释,是从爻理来讲的。但也有他的言外之意,那就是位要正,不要甘居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遭受侮辱。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免受侮辱与欺负。说到这里,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我国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否卦第三爻人生启示

“包羞”一词指的是包藏羞辱。占得此卦的人,应该远离小人。如果必须要与小人共事,也要容忍他人对自己的羞辱,将羞辱包藏在心中,违心地侍奉着小人或达官贵人。

六三这一爻是阴爻居于阳位,失位,又不是处于中位。《象》曰:“包羞”,位不当也。就是说招致羞辱,是因为此时处的位置不正。

占得此爻者,因为位置不当,会遭受羞辱,但是要隐藏于心,不要表现出来。最好能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埋头于自己的工作。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修订或重新制定自己的计划。如果你负责一个团队,就要重新调整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使其和谐共处。

这里讲了时代变坏的一个现象,就是人们不再有廉耻心,男女之间会有**邪恶的事情发生。为什么在六三只写了这两个爻辞呢?因为乾卦为阳,坤卦为阴,六三处于阴阳相接处,有男女授受之象,所以会“羞”六三阴爻居于阳位又不得中,紧临九四,九四与六三处于全卦的中部,所以有“包”的形象。这里是说六三小人媚上欺下,不知廉耻,所以说“包羞”。

六三是讲怎样做公关工作的,六三,是“包羞”(包藏羞耻),包藏坏的,彰显好的,比如那个三鹿奶粉,就包藏着三聚氰胺,包藏祸心,包藏了好长时间,因为它阴爻居刚位,并且往上依附九四,而九四阳爻居柔位;两者皆不中不正。上面有人,一层层包藏,何况,六三还要顺势由下往上推进,其内心之惭愧可想而知。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意思是:有所受命,没有灾难。众人依附而得福。

六三:包羞。故事;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时期的著名宦官。赵高是赵国人,出身卑微。其父因犯重罪,不仅自己被处以宫刑,而且也连累其母罚没为官家奴婢,后来其母与人野合而生下赵高。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规模充实后宫,嫔妃多达万人。庞大的后宫需要众多的服务人员,阉割去势的宦官由此广泛使用于宫廷,宦官制度逐步完善。当时为了补充后宫服役者的队伍,一些战败国的宦官也与宫中美女一样作为“战利品”归入秦朝宫廷。赵高就是在秦灭亡赵国后。作为阉宦被掳入秦的。由于他身体强壮,又粗通法律,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为中车府令。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东郡落下一块陨石,上书“始皇帝死而地分”几个大字。不久,秦始皇的使者从关东夜经华阴时,突然有人持玉璧拦住使者说:“秦始皇今年将死!”然后放下玉璧倏然而去。连续发生的不测之事,使秦始皇深感不安。急忙命人占卜,卦辞说只有外出巡游方可化凶为吉。秦始皇听信了术士之言,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出京巡游,次子胡亥及丞相李斯陪同左右。赵高以负责皇帝乘舆的中车府令身份随驾出行。当车驾行至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南)时,秦始皇突患重病。他自感时日无多,急令赵高给长子扶苏发诏书,让其把所属部队交由大将蒙恬掌管。然后迅速赶往咸阳办理后事并继承皇位。诏书尚未送出,时年五十岁的秦始皇即病亡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丞相李斯认为贸然宣布秦始皇的死讯恐怕会引发全国的混乱,决定秘不发丧。而命令车骑加快向咸阳进发。“秘不发丧”为赵高实施偷梁换柱的冒险计划创造了难得的机会。他深知为人正直的长子扶苏一向对自己不屑一顾,手握兵权的大将蒙恬又与扶苏关系亲密,蒙恬的弟弟蒙毅更在言谈举止间时常流落出对自己的厌恶。相反,胡亥却跟随自己学过书法与法律,一旦胡亥能够继位,自己必将得到重用。赵高思来想去,决定冒险扣留秦始皇遗诏,进而谋划胡亥继位,以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为了达到目的,赵高首先鼓动如簧之舌争取到大权在握的丞相李斯的支持,然后与李斯、胡亥一道,诈称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恶毒地伪造了令扶苏与蒙恬自杀的遗诏。为人忠厚的扶苏与三代功臣蒙恬接到诏书后被迫自杀,稀里糊涂地成了赵高“沙丘之谋”的牺牲品。

偷梁换柱得逞后,赵高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了咸阳,随后向天下宣布了秦始皇驾崩的消息,胡亥宣布即皇帝位,称秦二世。赵高作为拥戴秦二世上台的头号功臣,理所当然受到了胡亥的宠信,被任命为中书令,身居列卿之位,成为朝中的实权人物。为了堵住众大臣与诸皇室公子对矫造诏书的怀疑与不满,赵高与胡亥对众人展开了残酷无情的诛杀。继扶苏、蒙恬之后,蒙毅、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大批功臣都纷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而且还有难以数计的人被株连。与此同时,赵高与秦二世对皇室诸公子、公主也不放过,十二位公子“戮死咸阳市”,“十公主死于杜”,公子将闾在被逼自杀前仰天大呼“我无罪”,然后与其兄弟三人流着眼泪拔剑自杀。自此以后,大臣凡是进谏者均以诽谤罪论处,更有甚者,百姓面色不好也要治罪。整个国家,人人自危,天下处于一片恐怖之中。

每杀死一名大臣,赵高便安插自己的亲信补缺,很快许多要职都为赵高的亲信所把持。在赵高的愚弄下,本来安于享乐的秦二世更加纵情酒色、怠于政事,进而为赵高胡作非为、欺上瞒下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时朝廷统治**,百姓的赋敛、徭役相当沉重,加上阿房宫之类庞大工程的修建更使民穷财尽,陈胜、吴广起义随之暴发。可秦二世在赵高的蒙蔽下对岌岌可危的局势一无所知,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

秦二世荒淫愚昧,而手握重权的丞相李斯还是清醒的。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后建立封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因而备受秦始皇的重用。李斯又是“沙丘之谋”的参与者,秦二世对他颇为宠信。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李斯基于对秦朝统治的忠心,曾多次上书进谏但毫无成效。赵高一方面担心秦二世了解朝局后会追究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将李斯视为其专擅朝政的唯一障碍,因而便把矛头对准了他。对秦二世的性格了如指掌的赵高设计了一个陷害李斯的绝妙圈套。他先对李斯说,如今盗贼猖狂,我很想劝谏皇上,但因为皇上深居皇宫,我没有劝谏的机会。李斯也表示自己很想找机会劝谏皇帝。赵高表示他负责给李斯制造劝谏的时机。于是,赵高特意找一些秦二世玩兴正高、最烦人打扰的时机让李斯进谏,如此再三,二世开始与李斯产生了嫌隙。赵高见时机一到,就诬蔑李斯因未能分土称王而心存不满,诬蔑李斯的儿子与陈胜等起义军有关连。秦二世偏听偏信,赵高又操纵了对李斯的刑讯过程,最终如愿以偿地把李斯父子腰斩于刑场,李斯三族以内的人也因受株连而被尽杀。

赵高杀死李斯后,官拜中丞相,事无大小都由赵高裁决。起义军距咸阳已不足百里时,秦二世才认识到形势的严峻。他任少府章邯为统帅,率在骊山服徭役的二十万刑徒强行编入军队,用以镇压起义军。这些缺乏训练,又深怀不满的刑徒们一击即溃,章邯率军投降,秦王朝的武装基本瓦解。

面对秦王朝即将垮台的危险局面,当权者赵高不仅不思挽救之策,反而想乘势取秦二世而代之,进而体验一下帝王之尊的荣耀。为了检验群臣对他篡位的态度,他导演了一出历史上有名的“指鹿为马”的丑剧。

有一天朝会,赵高牵来一只鹿献给二世,并说这是马。二世以为赵高开玩笑,询问左右大臣。大臣们慑于赵高的淫威,有的说是马,有的沉默,也个别的说是鹿。事后,赵高把说鹿的大臣都杀死了。从此,赵高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伎俩层出不穷。

农民起义已严重危及到秦朝的统治,怠于政事的秦二世对此有所察觉,对长期专权的赵高产生了不满。坏事做尽的赵高害怕二世追究他的过失,决定先下手为强,利用自己掌握的宫内外大权派亲信强迫秦二世自杀,然后操纵政局,欲立秦二世之子公子婴为秦王。

秦王婴认识到赵高的险恶用意,经过周密的策划,在赵高督促其到宗庙受玺的时候,令早已埋伏好的手下人挥剑杀死了赵高,结束了赵高罪恶滔天的一生。随后子婴素车白马,手捧玉玺向刘邦投降,至此秦朝灭亡。(未完待续。。)

本站最新网址:https://zwxs.or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