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离开隆兴酒楼
() 其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列强正忙着相互比拼,无暇东顾,从而减轻了在中国的经济掠夺。帝国主义的这种经济掠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品的倾销,二是资源的掠夺,也就是一进一出,形成双向贸易剪差。这双向贸易剪差指的是倾销商品所带来的高额利润与掠夺廉价资源所节省的开支。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济讹诈与经营,洋人为节省成本与获取更高的利润,渐渐在中国境内开设工厂、兴办企业,从而在讹诈中国人的同时又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工商业技术与经营理念,一些官僚财团便率先逐渐形成了买办资产阶级,接触吸收了一些新技术与新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欧到中国的海路运输线受阻,从而减少“洋产品”的供给与倾销,国内的一些买办资产阶级趁势而起,利用一些洋人废弃与淘汰的机器进行办厂与组织生产,有的则重开手工作坊,或自行制造简陋机器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吸收了一批剩余劳动力,促进了经济暂时的繁荣与发展。
与此同时,北洋zhèng fǔ为攫取更多的统治经费,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适宜经济发展的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江鹏飞从姐夫陆诗昆那里多少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江鹏飞觉得自己应该走出去,去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同时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事业的路子。
江鹏飞的曾祖父江云彤曾先后在海州与河州任过知府,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作为江云彤的后人,自然也会一代接一代地将这些有利信息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江鹏飞就是江家这种发扬光大的人。
海州处在东部沿海地区,又山高林密,气候温和湿润,盛产香菇木耳与海产之类的上佳干品。而河州则处在中部河谷平原地区,一马平川,土壤肥沃干爽,适宜棉花、花生、大豆之类的作物生长,故盛产白棉、花生与大豆。值得一提的是江川恰好处在海州与河州之间,且交通便利,航运发达,适宜行商发展。
江鹏飞因为自己与龙仪清的婚事,造成江、龙两家跟康家产生了裂隙,为不连累夏家与隆兴酒楼,江鹏飞决定离开酒楼,让堂兄江鹏举去顶替自己的位置,这样便会减少摩擦,以至于不会带累了夏家与酒楼。江鹏飞悄悄将这种想法与打算告诉了夏明轩,夏明轩赞成了江鹏飞的这种安排。夏明轩让江鹏飞先跟父母和龙家的人商量一下再作最后决定。
回到家,江鹏飞又把自己的打算跟父母谈了一下。江福瀚和沈碧莲虽然不放心,但均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便也提不出反对的理由,只是吩咐儿子去跟龙家的人商讨一下,征求龙家人的意见。
江鹏飞的堂兄江鹏举是江鹏飞的伯父江福海的二儿子,在镇上打一些零工,有时也帮沈家大爷沈文轩跑跑押运或挑担下乡叫卖小商品,笔墨书算也行。
很快便到了端午节,江鹏飞准备了一些礼品,步行到龙家村,给岳父家送节,龙家热情洋溢地接待了他。
吃过中饭,江鹏飞趁着休息闲聊的时候,首先跟龙裕淳谈起了要离开隆兴酒楼的事。龙裕淳很吃惊,便问江鹏飞原因。
江鹏飞说道:“岳父,你也知道,康举人家历来比较喜欢挑衅生事,因我与仪清这一桩事,康家多少会心生嫌隙,小婿怕因此而连累夏掌柜和酒楼,觉得还是离开酒楼为好。”
“你的心意是好的,但你离开酒楼后去干什么呢?”龙裕淳有点担心。
“我想好了,准备去行商。”江鹏飞答道。
“行商?路子是不错,可你是一个生手,再说,你和仪清的婚事也是不可久拖的,你这一走,不知何许年?岂不是要耽搁了?”龙裕淳说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路是人走出来的。我曾祖曾在河州与海州任过职,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小婿耳濡目染,也掌握一些那里的情况,而江川正好处在这两地之间,是个中心落脚之地,且商业发达,适宜行商。到时,若站稳了脚跟,小婿也可风风光光地把仪清迎娶进门。”江鹏飞答道。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龙裕淳当然担心,但又觉得应该这样做。
“小婿觉得,作为堂堂七尺男儿,不可长期依附别人,应该要有一份自己的事业,这样,家业才可兴旺。龙江不过是一个重镇,虽然商业也还繁荣,但毕竟市场狭小,发展有限,应该走出去,开阔眼界,寻求一条康庄大道,况且目前也是个好时机,适宜行商发展,可以借助这一契机趁势而上。”江鹏飞说道。
“什么好时机?”对于国家大事,龙裕淳当然有些不明白。
“现在洋人正在自己的国度里打仗,相互比拼,顾及不了我们国家这边的市场,许多官商与财团正在蜂拥而上,开厂的开厂,兴作坊的兴作坊,不仅吸收了大量富余劳力,而且转换了许多买办人员,这样,他们在采购方面便有点应接不暇,这就需要行商的介入,这就是我们的好时机。”江鹏飞说道。
“洋人打仗?洋人也会跟洋人打仗?”龙裕淳觉得有点匪夷所思,总听说洋人打中国人,这洋人打洋人还是第一次听说。
“洋人也是人,就象中国人跟中国人打仗一样。”江鹏飞答道。
“你说得也许在理,但我就是不放心,一来怕外面凶险,担心出事故,二来怕你没经验,在生意上吃亏,弄得羊肉没得吃,却惹了一身臊。”龙裕淳说道。
“风险自然有,但我若从小做起,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换句话说,若我掉以轻心,即便在家里,有时也难免会有祸事发生,说不定会比外面更凶险。”江鹏飞说道。
“贤婿说得也有道理。”龙裕淳稍稍点了点头,觉得男儿志在四方,应该要打拼一番事业来,接着又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呢?”
“人说金秋十月,是个收获的季节,这时,各式各样的物品均已收拾停当,正是大量上市的季节,这个时候动身更合适。”江鹏飞答道。
“这样,就还有四、五个月时间。”龙裕淳说完,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接着,还是说道,“鹏飞,你跟仪清也不小了,均到了成婚年龄,岳父建议你们在你动身之前先完婚,这样就有个家,出门在外,你也就有一份牵挂和责任,做事就更会沉稳,考虑周全,仪清在家也安心,心里也有个盼头。”
江鹏飞则想,自己孤身一人外出漂泊,倘或有个三长两短,岂不要害了人家闺女,但既然岳父提出来了,就不好推辞,于是说道,“小婿心里也十分想,只是目前家里简陋,不堪成婚,有点对不住仪清,担心会委曲了仪清。”
“这个无妨,我想好了,就在我家完婚,酒楼里的事你反正要辞,就在完婚前辞掉,然后帮我打理一下酒坊,熟悉一下作坊里的情况,没准哪天用得上。这完婚的rì期就定在中秋前后。”龙裕淳说道。
江鹏飞听龙裕淳将完婚rì期定在中秋前后,正好有时间带领一下堂兄江鹏举打理酒楼的事,时间比较充足,便说道,“既是岳父如此安排,那小婿就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顺便安排一下酒楼的事。”
“那就这样定下来,回头我跟仪清说一下。”龙裕淳说道。
回到家,江鹏飞便把自己跟龙裕淳商谈的结果以及龙裕淳提出的完婚决定告诉了父母。江福瀚和沈碧莲听了非常地高兴,也同意江鹏飞与龙仪清在龙家完婚,将婚房暂时设在龙家,省得委曲了儿媳妇,真是成家立业两不误。
龙仪清在听到江鹏飞要外出行商时,起先很不高兴,难以接受,经龙裕淳一番劝说之后,才勉强答应,又听说要在江鹏飞动身之前为他们完婚,更是高兴,这样,龙仪清也就再也体会不到离别之后的感受了。
次rì,江鹏飞便将两家商量的结果告诉了夏明轩,夏明轩也就完全赞成。于是,夏明轩便让江鹏飞把江鹏举找来,二人商量先让江鹏飞带发一下江鹏举,等江鹏举熟悉了酒楼的情况之后,江鹏飞再离开。
于是江鹏飞让江福瀚把江鹏举找来,将情况告诉了江鹏举,江鹏举听了非常地高兴,自然是一百个答应。江鹏飞便让江鹏举跟家里说一下,打个招呼。
江家自遭到江云彤那一变故后,家道虽然衰落,但家教却依然严谨,故子弟均能应对局势的变化,放低姿态,相互扶持,踏实本分,不怨天,不尤人,不生非分之想,各凭自己的双手勤劳生产与创业,江鹏举也是如此。
进到酒楼后,夏明轩让江鹏举先做跑堂伙计,也就是连接大堂与厨房的伙计,这样,江鹏飞便可向江鹏举交待介绍店中的许多事情,让江鹏举接触到店中的许多活计,包括认识接触一些经常光顾的嘉宾贵客。
跟了差不多个把来月,江鹏举便基本上掌握了店中的情况。江鹏飞便开始放手让江鹏举试着做堂倌了。趁此机会,江鹏飞便不时抽空去筹备婚礼的事,包括通知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如江川的二姐和二姐夫,同时谋划行商事宜。
江、龙两家已将江鹏飞与龙仪清完婚的具体rì期定在了八月初六。虽然主婚房设在了龙家,但按照当地的风俗,需要有个迎亲的仪式,以显示明媒正娶的隆重,江鹏飞的父母便在江家村的江家老宅布置了一个新房,作为迎娶媳妇的场所,同时还可以祭拜祖宗,等三rì婚期过后,江鹏飞再带着龙仪清回龙家。
过了七月,天气不再炎热,比较适宜cāo办喜事。江鹏飞便正式辞掉了酒楼的差事,回到江家村着手迎亲事宜。